流深
華人世界最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查良鏞先生),於2018年10月30日與世長辭,引起了整個文化圈的震動。但與以往名人過世稍有不同的是,查先生的離世引發的反響遠遠超出了文化精英群體——上至國家領導人和政商名流紛紛致唁電表哀悼,下至普通網民和媒體刷屏式的自發悼念,都無不顯示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力之大。不誇張地說,只要是華語文化影響到的地方,就有人受到金庸和金庸作品的影響。
金庸的偉大,遠不止於此。要知道,讓金庸得以成名的這15部武俠小說,可以說是部部經典、本本暢銷,幾乎每一部小說在連載之時都能立即引起熱議。而各本小說亦都獨具特色,歷久彌新,相較同一時期的其他知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作品在質量上是最穩定的,在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上亦是最傑出的。最值得驚歎的是,在這15部作品中,最晚成書的《鹿鼎記》亦早在1972年,即查先生48歲時就已寫完。換句話說,查先生僅用了半生的時間,就已經擁有了其他作家終生都夢寐以求的聲望、財富和影響力。而在後半生中,查先生依靠修訂和整理自己的作品,亦能輕鬆維持作品的影響力和自身地位。在整個世界文學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經典」恐怕難以再現
應該說,能成就這樣的偉大,金庸小說的優秀和經典固然是根本,卻也有不少應歸功於時代的幸運成分:一開始,查先生的武俠小說雖然在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暢銷,但在大陸及台灣卻一直遇到阻礙——在台灣,因為《射雕英雄傳》涉嫌宣傳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而被禁;在大陸,武俠小說更是就被視為「大毒草」、「地攤文學」等而長期只能依靠盜版在小範圍傳播。直到兩地先後解禁並開放,金庸小說才真正在大陸和台灣這兩個華語文化的核心地帶廣泛流傳,查先生更是一度獲得鄧小平的接見和認可。尤其是在大陸,金庸小說的獨特類型、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背後深厚的中華文化基礎,立刻在剛剛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贏得了數量可觀的讀者。
如果說,金庸在內地的第一批讀者是依靠文字建立起來的,那麼後來的金庸迷,則很多源自於電視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電視機的不斷普及,許多人正是依靠83版《射雕英雄傳》、95版《神雕俠侶》、97版《天龍八部》等一系列經典港劇認識的金庸。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他們始終都沒有或很少讀過原著,但依靠這些不斷重放的電視劇,以及後來更多次的翻拍,金庸的武俠自始至終都在流行文化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網絡時代的來臨,亦沒有讓金庸武俠顯得過時,反倒是通過BBS討論區、網絡文學、網絡遊戲、網絡視頻和網劇等新的形式,收割了一批又一批新世代的擁躉。
所以說,查先生即是偉大的,更是幸運的。他有幸生在一個可以讓通俗文學得以出頭的平民時代,避開了傳統精英對文化審美的把持和話語權;他有幸見證了內地的改革開放,見證重拾文化寬容和多樣性;他更有幸經歷了新技術的不斷革新,將「金庸武俠」這個百年難遇的「IP」一再推廣。查生身後,這樣的「經典」恐怕難以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