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
最近國際油價持續暴跌,11月12日,布蘭特期油跌破每桶80美元關口,除布蘭特期油暴跌創4年低位外,另一油價指標紐約期油價格,也跌到每桶76.15美元,為約3年半低位。
面對油價暴跌,油組(OPEC)仍不減產挺油價,因此,市場上有關油價下跌的陰謀論四起。比如,有人認為當前國際油價的暴跌是,美國與其盟友、油組龍頭沙特聯手推低油價,以此來打擊依靠石油出口的敵對國家與組織,如俄羅斯、伊朗以至恐怖組織ISIL等。所以,有人認為,當前俄羅斯出現的經濟危機很大程度上與這次國際油價暴跌的陰謀有關。
還有,沙特11月初一方面宣布調低北美油價,另一方面又提高亞洲油價。這種行為讓市場捉摸不定及有更多猜測。有人認為沙特不托油價是為了打擊美國近年火熱的頁岩油生產,尤其美國已受惠頁岩油,開始由石油進口國轉變為石油净出口國。有人認為,美國頁岩油成本價每桶估計為70至80美元,如果沙特能夠把油價壓到低於這個水平,那麼美國的頁岩油可能就無利可圖,被迫停止開采,沙特就可能重新奪回國際油價的市場定價權。
多種因素決定油價升跌
尽管這種陰謀論有一定的市場,但與市場的現實會相差很遠,市場估計不會對此過多相信。在筆者看來,當前國際油價的暴跌很大程度上與市場的供求關系變化有關,與石油市場預期逆轉有關,與油組對市場完全的壟斷定價權被分化有關,也與高油價迫使新能源開發、新技術頻現有關。而這些因素,一旦出現,要想退出市場并非易事。
從歷史數據來看,1974至2004年這30年間,90%以上的時間國際油價是徘徊在每桶12至30美元之間,上下極限分別為每桶10至40美元,而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每桶油價則只有2.5美元。從2004年國際油價開始進入新階段,價格踏上每桶40至150美元台階。比如,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國際油價於2012年6月跌至每桶82.5美元低位,其后油價逐步回升,至2013年8月升至每桶106.5美元,今年1月又回落至94美元,6月回復至106.5美元后,最近又回到80美元左右,并跌破80美元大關。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近幾十年來,國際油價既非由成本定價,也不是由市場的供求定價,而基本上是由油組等主要石油生產國在主導并進行壟斷性定價。表面上看,這階段的油價也在一定區間內波動,而這些波動看上去是由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國際油價往往是主要產油國利益協商的結果,這就不僅讓產油國輕易地獲取暴利,經濟出現難得繁榮,也使得產油國之間的利益冲突不斷地發生,地緣政治問題十分嚴重,且持續不斷。在這種情况下,不僅會把整個國際油價不斷地推高,也存在產油國之間利益冲突突然間導致油價快速下跌的巨大風險。
就目前的情况來看,全球經濟進入了低速增長階段,比如美國經濟看上去有所好轉,但仍然處於弱復蘇階段,歐元區更是陷入通貨緊縮與經濟再衰退危機邊緣,日本還在掙扎要脫離迷失年代,新興市場包括中印經濟減速,從而使得石油需求在短期內減少。再加上新能源、新的開采技術革命,這些都會影響國際原油的供求關系,但這還不是問題之實質所在。
當前油價暴跌二主因
當前油價暴跌最為重要的原因應該是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當國際油價是由少數幾個國家壟斷性定價并期貨化及金融化之后,那麼國際油價的定價基礎及價格運作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它已經不是由實質性產品的供求關系來決定油價的高低,而是由石油市場的預期來決定價格。當市場預期油價上漲,大量資金涌入,油價會上漲了還會上漲,最后石油價格泡沫也就會在這過程中形成。當這種油價上漲預期逆轉時,油價泡沫就會破滅,油價就可能暴跌。當前國際油價暴跌就是油價泡沫破滅的一種表徵。當油價暴跌或油價泡沫破滅之后,要讓油價重新回到原有的高位不是容易的事,反之,繼續下跌的風險更高。
二是石油又是一種實質性的商品。當油價暴漲時,不僅會導致各國對石油需求增長壓縮,也會讓各國及企業考慮轉用替代燃料,如以電動車取代汽車。增加對深海、極地、沙漠和傳統油田的深層開采等,開發生物燃料(如甲醇)、焦硫砂及頁岩油等,及開采技術革命等,這些都會根本上改變當前能源的供求關系。而這些產品、技術、開采方式等一旦形成,在短期內是無法立即改變或退出市場的,再加上新能源開發的技術及效率提高,規模擴大,更會對現有石油能源供求關系造成更大冲擊。這不僅會冲擊石油供求的實質性關系,也會進一步強化石油市場價格下跌的預期。國際油價的下行壓力比上漲壓力會更大。
在這種情况下,尽管油組(OPEC)控制了全球77%探明儲量,提供全球40%石油供應,當前油價暴跌,肯定會對這些國家產生巨大的影響,但他們還想與以往那樣完全來操縱國際油價并非易事,國際油價只是易跌難漲。這不僅在於當前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而且在於這些國家內部的利益無法容易達到協調與平衡,在於新油源頁岩油開采技術進入成熟期及全球新能源開發已經商品化,再加上油價暴跌后預期已經逆轉。當然,油價大跌,對中、印、日、韓、法、德等石油進口大國是好事,用油成本降低,國民的可用收入增加,由此可刺激其他消費,帶動國內經濟發展。對於中國來說,就得看清當前國際石油市場的大勢,并助此勢讓國家利益最大化。對中國經濟發展來看,這是一個有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