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北上南下熱絡 港深共拓消費圈

【港事講場】北上南下熱絡 港深共拓消費圈

責任編輯:黃鶯 2023-08-10 08:53:1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方想

 香港和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後,近期出現港人北上消費和「反向代購」熱潮,並且人數多過「南下」的內地遊客,引起社會關注。有個別聲音指香港沒有出現預想中的強勁復蘇,是因為市民不願意留港消費,錢給了別人,認為是「入不敷出」,擔心內地持續「搶客」,會影響本地經濟。

 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這是事實。自6月起,港人北上總人數已連續兩個月超過400萬人次。尤其是在深圳的各大商圈,每逢周末或長假期的人流更是絡繹不絕,熱門的阿嬤手作、鮑師傅甜品、陽山水蜜桃等,也都是市民的心頭愛,發展到現在,不少人已經戲稱,「深圳的周末,是香港人的周末」。不過,亦有網友質疑大量港人北上內地消費,導致本地消費力流失,對此有必要予以澄清。

 首先,市民願意去哪裏消費,是個人的自由,任何人都無權說三道四,更不能試圖採用限制自由的方式促進本地經濟。眾所周知,港人一向喜歡外出旅遊,有個三五天的節假日都會選擇出行,何況經歷3年新冠疫情,積壓的「遊玩癮」需要釋放。不僅是中國內地,日本、韓國、泰國、中國台灣等都是傳統旅遊熱門地點,也是消費好去處,單單針對市民周末假日到內地吃喝玩樂來說事,是毫無道理,亦不宜有「小香港」的心態,一味訴諸本地情結,抱怨市民的消費選擇。而且,香港和內地的消費價格一直存有差距,港人中意北上消費並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情,非新鮮事物,為何此時卻覺得有問題?

 其次,香港的消費是否真的不堪?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今年第二季的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GDP同比實質上升1.5%。在投資、政府消費開支和貨品出口持續疲弱的情況下,本地經濟主要依靠訪港旅遊業及私人消費支撐。

 資料顯示,2023年6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31億港元,同比上升19.6%,錄得連升7個月。當中主要與旅客相關的類別,包括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上升64.3%,其他未分類消費品上升20.5%,服裝上升34.2%,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等類別均錄得上升,正正說明是受惠訪港旅客人數進一步上升,而內地遊客則是當然的主力軍。

 港旅業可推行文化深度遊

 全面通關後,內地訪港人數大幅飆升,日均入境人次最新接近10萬,對比疫情前約12萬人次恢復了八成,帶動本地消費行業迅速反彈。雖然有指疫後內地豪客減少,消費主力的80後、90後一代玩法改變,喜歡體驗地道的「港式生活」,但只要遊客願意來,在餐點、景點,以及追求個性化等方面,花費只多不少。失之「奢侈品」的東隅,收之「文旅美食」桑榆,香港總體消費的增長動能仍值得期待。

 其實,香港與內地民眾「北上南下」,是跨境往來消費的「雙向奔赴」,兩地往來熱絡乃是互利共贏的好事,共同擴大了消費圈,不存在所謂誰吃虧、誰佔誰便宜的問題。

 最後,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可否認,北上消費對港人的吸引力正在增加,多少會令人擔心香港的競爭力被內地比下去,而本港要增強旅遊吸引力,提升本地消費力,必須與時俱進,在產品、服務、價錢、推廣等方面再加一把勁,透過消費創新、提高顧客體驗來促使遊客慷慨解囊,以及讓市民願意留港消費。例如近月赴港內地遊客更多傾向在本地進行文化深度遊,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及時因應這些轉變,拓展沉浸式旅遊,開創新的消費增長點;又如商家根據市場變化,提供跟得上潮流的商品和服務,在價格、品質方面有競爭力,迎合消費者偏好,便可有效令市民「回心轉意」在港花銷。

 無論如何,港深之間「換城消費」升溫,有助促進兩地各出奇招引客,令人氣足、市場旺。而以港深聯程的魅力,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更好吸引和拓展國際客源,將整個市場越做越大,共享其利。

責任編輯:黃鶯 【港事講場】北上南下熱絡 港深共拓消費圈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