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急速擴散,昨新增109 宗確診個案,其中98 宗屬本地感染,當中5 宗暫時源頭不明;重災區葵涌的確診及初確個案,累計已有210 宗,足見疫情嚴峻。稍為值得慶幸的是,Omicron雖然傳播速度快,確診者症狀卻相對輕微。但是,若因此就質疑「封區」、「清零」的必要性,主張「與病毒共存」,則失之草率了。誠如不少專家指出,香港仍欠缺「與病毒共存」的條件,必須堅持「清零」!
「清零」確實要付出代價,包括表列處所停業和學校停止面授課程,但誰也不能否認, 「清零」挽救了許多生命。內地兩年來的抗疫成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反觀「與病毒共存」的做法,付出的代價卻是免疫力弱和年長人士的生命健康。以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為例,倘若當局採取嚴格「清零」措施,便不會釀成死亡人數超過86 萬、逾七成死者是65 歲或以上人士的悲劇。
保障生命安全是壓倒一切的大前提。長遠而言,或許如專家所說,新冠病毒會變得如普通感冒一樣「溫和」,但目前這種病毒依然很兇險。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便認為,Omicron致命率與病發率較之前的病毒株為弱,某程度上是個好消息,但畢竟仍具殺傷力,實在不宜輕視。
香港若要「與病毒共存」,必須做好大量準備,可惜至今差強人意。例如在疫苗接種方面,相比接種率超過83%的新加坡,香港已接種兩劑疫苗人口僅70.5%。值得注意的是,已接種兩劑疫苗的70 至79 歲人口不足48%,80 歲或以上者更低至兩成。眾所周知,長者免疫力較弱,感染後容易出現嚴重反應甚至死亡,因此當局必須在提高長者接種率方面加把勁。
醫療系統能否承受「與病毒共存」後湧現的大量病人,也是一大疑問。在此方面,新加坡的教訓足以形成警醒。為了保住經濟,該國自去年8 月起放棄「清零」,改行「與病毒共存」,但10 月底疫情高峰期間,當地醫院近九成隔離病床和超過2/3 深切治療病床爆滿,不得不重新收緊防疫措施。可以想像,醫療資源本就緊絀的香港若放棄「清零」,確診個案勢必逼爆醫院,整個醫療系統或許癱瘓。
同樣不能忽視的是,Omicron 是最新的變異株,後遺症尚有待觀察。英國有研究指出,Omicron 患者除了出現頭痛、疲勞、打噴嚏等常見的感冒症狀,部分患者甚至出現「腦霧」,症狀包括思維混亂、注意力難集中等,可能損害工作能力和自理能力。在此情況下,輕言「與病毒共存」未免不負責任。更何況Omicron之外,還有Delta。
現階段,香港應以保障市民健康為重,堅持「清零」政策,盡快控制病毒蔓延,是最穩妥的做法,放任病毒傳播只會讓抗疫努力前功盡棄。同時,全社會應積極配合,強化抗疫屏障,包括繼續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特別是要接種疫苗。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即指出,打針有助迫使病毒基因突變、減低毒性,令病毒變得有如傷風般症狀輕微,屆時人類才能「與病毒共存」。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