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四川平武縣三項非遺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四川平武縣三項非遺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4-15 14:16:3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四川省平武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獨特豐富的文化自然資源,孕育了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日,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平武的白馬民歌、曹蓋面具、套棗製作工藝三項非遺項目被列入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

1.png

平武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至此,平武已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1項,白馬跳曹蓋;省級非遺保護項目8項,平武虎牙藏族斗氂牛、平武羌族刺繡、平武剪紙、羌族碉樓營造技藝、白馬氈帽擀制技藝、白馬民歌、曹蓋面具、平武套棗製作工藝。另外,還有市級非遺保護項目24項、縣級38項。

2.png

平武省級非遺保護項目白馬民歌

    白馬民歌

    白馬民歌是植根於白馬藏族日常生活與勞動生產的一種傳統音樂表現形式,是白馬人最為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白馬人喜用唱歌來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因而在他們的生產生活里,常與歌相伴。白馬民歌依據不同的歌唱場合和社會功能,大體可分為酒歌、舞歌、雜歌三大類。在白馬山寨,幾乎每一位白馬人都是天生的歌手。恰遇寨子裏搞活動,還沒到達現場,就能聽見嘹亮而古樸的白馬山歌在白馬清澈星空之下縈繞。白馬民歌均用白馬藏語演唱,歌的旋律低沉、婉轉,結束音常作下滑;節奏具有前短後長的切分音型特點;歌詞內容豐富,涉及白馬人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人們的喜怒哀樂、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祝願與幸福生活的嚮往。號稱「能說話就能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白馬人在歌聲中用各種美妙的旋律詮釋着關於這個神秘民族的古老傳說。

    曹蓋面具

    「曹蓋」是白馬藏族「跳曹蓋」活動時戴的一種面具,由本地工匠用原木雕刻成,重約一二十斤不等。其外觀原色黝黑,獠牙鼓眼,面目猙獰,滿臉橫肉暴綻,一對圓圓的眼球凸起,像傳統雕塑中的龍眼。「曹蓋」也指一些戴上「曹蓋面具」裝扮起來的神,通常有五六個。他們在「跳曹蓋」活動中反穿長皮袍,手執氂牛尾或木刀,伴隨着鼓鑼鈴聲,跳一種特別的舞步。雕刻曹蓋面具,其原材料一般選取直徑為30厘米的、高約30厘米的原木,從中間劃開兩半,縱面鏤空,在圓弧面用線條勾畫出要雕刻的模樣,然後用小斧頭和錐子雕刻,再用砂紙或小刀片細細打磨,最後上色,一對曹蓋面具就製作完成。

4.png

平武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平武套棗

    平武套棗製作技藝

    平武「龍州套棗」是明代士官「王璽「專為皇帝備制的「貢品」之一,因其相當珍貴,只有少量流入民間,供士大夫和達官貴人品味。明朝以來,龍州套棗便成為平武人們饋贈重要賓客的珍貴禮品。平武龍州套棗呈琥珀色,其外形玲瓏剔透、煞是誘人,入口甜而不膩,既有棗的清香,又有蜜的甘甜,色、形、香、味均達到極致,是平武出類拔萃的特色食品。龍州套棗曾獲四川省地方名特產品稱號,2019年,龍州套棗製作工藝列入四川非遺平武藏羌文化體驗基地最有特色的體驗項目之一。龍州套棗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被稱為「可以吃的藝術品」,它以山區特有的木棗為原料,用雕刀將棗刻成若干花瓣,瓣瓣相連,貌似「花藍」,然後以上等蜂蜜蜜制而成。龍州套棗具有「紫蓮並蒂疊玉盤,皇帝安然座中間,衛士如蓮內外套,宮廷美食代代傳」的美妙特徵,盛入盤,貌似「紫蓮並蒂迭玉盤」,寓意「永結同心」。食之鬆軟化渣,香甜可口,具有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胡宇 平武縣委宣傳部供圖)

頂圖:平武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白馬跳曹蓋


責任編輯:郭昕玥 四川平武縣三項非遺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