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數碼化技術為特徵的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汽車的屬性也從一個機械化的交通工具轉變成與各個生態相互連通的移動終端和數字空間。12月22日,未來汽車產業新生態高峰論壇舉行,這也是2022年,APEC 中小企業工商論壇首次聚焦汽車行業數碼化機遇,關注汽車產業創新和生態建設的專業平行論壇。
數字新機遇 產業新動能
隨着 OTA、智能座艙、高階 ADAS 等「顛覆性」體驗橫空出世,新一代的智能網聯汽車越發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和市場的認可。而營收與利潤遭遇斷崖式下跌的傳統汽車品牌,也同樣不少。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單立坡表示:「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中小企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在競爭性強、參與者眾、細分賽道多、痛點難點較為分散的汽車零部件領域。」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在視頻致辭中說,2022 年 1-11 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2,462.8 萬輛和 2,430.2 萬輛,同比增長 6.1%和3.3%,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 625.3 萬輛和 606.7 萬輛,同比增長一倍以上,L2 級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量達 800 萬輛,市場滲透率提升至 33.6%。他指出,隨着汽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相關產業的全面融合,汽車產業正在進入新的數碼化發展階段,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
「數碼化能夠助力車企創新發展,實現高效研發、快速生產和體驗提升。」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廉玉波認為,汽車產業不再是封閉的產業,未來汽車必將是多方協同合作的產物,新的商業模式和生態已經到來。他也進一步明確,未來比亞迪將「加大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方面的投入,積極擁抱優質資源,共建比亞迪朋友圈」。 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執行副總裁王忻在視頻中表示,中國研發中心作為梅賽德斯-奔馳數字創新的先行者,已成為其推動技術創新發展的前沿陣地。目前梅賽德斯-奔馳中國與騰訊簽署了協議,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提速梅賽德斯-奔馳在自動化、自動駕駛技術的模擬、測試及應用。梅賽德斯-奔馳在德國榮獲全球首個「有條件的自動駕駛 L3 系統認證」,目前正在積極搭載在量產車 Drive Pilot 駕駛領航功能當中。
航盛技術中心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錢乾則認為,產業的數碼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汽車行業轉型的同時,互聯網公司等新玩家也在積極跨界入場,互聯網公司相比傳統汽車企業更扁平、更快速,在新變革下通過新型業務模式、敏捷流程、快速發布新產品和精準對焦客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這同時也在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競爭,傳統汽車產業的數碼化轉型勢在必行。
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技術合夥人劉念邱也分享了自動駕駛的新突破,產業法規標準的日漸豐滿,能更好的匹配技術迭代的速度,對汽車產業數碼化、智能化發展是直接利好。
汽車產業價值延伸 重塑產業新生態
中小企業如何搶抓機遇,加速與傳統的汽車產業鏈融合發展還存在諸多的難點。「整車廠的利潤率往往不超過 5%,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硬件沒有標準化,用戶對硬件標準化的提升感知極低,卻消耗車企大量資源。」悠跑科技副總裁、EEA 電子電器架構工程負責人蔡德暄表示。
「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僅靠自身的資源完全覆蓋方方面面的開發工作。」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余新表示,高度數碼化的智能汽車的發展,必然是像智能手機那樣,由產業中的各個環節的企業組成生態,共同開發這個產業。這種面向未來的汽車產業新生態,既包括硬件軟件,也涵蓋底層和應用層。盯盯拍(深圳)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車載業務總經理王景宇指出,「數碼化底座做得好,智能化才能做得好。」
香港科技大學智能自動駕駛技術中心主任劉明表示,共建數碼化車企時代,需從傳統的「以車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除了應用新技術、開發新模式,車企也需從業務、技術、組織、人才、文化等多維度重塑企業面貌。「推進汽車產業數碼化、智能化的過程中, 包含政府、產業、學術、研發、金融、服務、用戶的 7 個部分相互影響。」劉明說。
助力深圳建設世界一流的汽車城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肖祖平在會上致辭中表示,隨着汽車產業技術革新所帶來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變革的趨勢,深圳迎來了發展汽車產業全新的機遇窗口。接下來,深圳將奮力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
今年以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深圳市培育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 年)》、《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等一系列產業政策陸續出台,持續推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和電動化發展,全力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和應用高地。
關於深圳如何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城,肖祖平也給出方向,包括不斷補強傳統汽車產業鏈、 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推動汽車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等。(記者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