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李家超:正確了解二十大精神有助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李家超:正確了解二十大精神有助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蔣璐 2022-12-03 15:57:42 來源:香港商報網

應特區請求,中央宣講團來港講解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特區政府今日(3日)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兩場中共二十大精神宣講會。宣講團成員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謝伏瞻。兩場宣講會由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沈春耀和謝伏瞻主講。逾600人出席首場宣講會,包括特區政府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司法界代表。約500名社會各界代表獲邀出席次場宣講會,包括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主要政團社團代表,以及工商界、專業界、教育界、傳媒界及青年代表。

李家超致歡迎辭時表示,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香港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但是必須把握大勢,提升自身競爭力。正確了解二十大精神,將有助在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7.jpg

特首李家超致辭

    李家超表示,感謝中央大力支持,應特區政府邀請派出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沈春耀主任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謝伏瞻副主任,帶領高級別宣講團來港,向社會各界宣講二十大精神。

    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在二十大勝利舉行後,已在香港舉辦多場宣講會。這場宣講會的兩位重量級主講嘉賓對二十大報告所展現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十分熟悉,他們的精闢講解,必讓我們獲益良多,對二十大精神有更深刻、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李家超續指,二十大精神關係到國家與香港的未來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關係到「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必須長期堅持。

    他說,香港回歸以後經歷多次挑戰,包括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面對非典疫情、新冠疫情,每一次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都能戰勝風險,浴火重生,始終保持固有的優勢,經濟向上發展。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香港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但是必須要把握大勢,提升自身競爭力。正確了解二十大精神,將有助我們在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李家超又提出三點期望:第一,必須要深入理解二十大報告的內容,例如有關「一國兩制」的重要論述。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出發,深刻總結「一國兩制」實踐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系統闡述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擘畫「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要把「一國兩制」這個好制度長期堅持下去,就一定要準確把握「一國兩制」在新時代的精髓要義,並加以準確貫徹落實。

    第二,期望香港社會不同領域的翹楚將學習二十大報告的工作輻射出去,帶進各自所屬的界別、社會不同層面、不同階層。

    第三,在宣揚二十大精神的同時,也應該在各自崗位上繼續發揮力量,合力發展經濟、推動創新、改善民生,團結奮鬥,為國家創造歷史偉業、為香港譜出由治及興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8.jpg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致辭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致辭時表示,希望香港社會各界人士以此次宣講為契機,持續推動二十大精神在港落地見效。要把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七月一日在港重要講話結合起來,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團結建設香港的一切積極力量,進一步增強奮進國家新征程、搶抓香港新機遇的戰略自信和歷史主動,奮力譜寫香港由治及興新篇章。

9.jpg

港澳辦副主任楊萬明致辭

宣講團領隊、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楊萬明致辭時表示,學習二十大精神可以得出「三個確定」,包括更確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確定「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以及更確定香港發展更加輝煌。

他指二十大有關香港的論述,涵蓋鞏固香港在金融、創科、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地位,深化香港背靠祖國發展的優勢,和肯定香港自由開放、營商環境優良、中西文化匯聚及保留普通法制度等成功要素。他說新一屆特區政府展現新氣象、新局面,尤其在維護國家安全及解決深層次問題勇於擔當,相信在特區政府帶領下,香港更能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作用。

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

沈春耀在宣講會上強調要深刻把握二十大的主題,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他總結了國家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歴史成就及克服過去五年所面對的重大挑戰,強調「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要堅持和完善。在過去一段時間,香港局勢由於內外的複雜因素、反中亂港勢力和外部勢力的干預,一度出現嚴峻局面,但在中央堅強領導下,依據《憲法》和《基本法》,落實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推動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謝伏瞻

謝伏瞻指出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堅持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他更提出許多相關的經濟數據,展現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國家的經濟總量,自1996年只有美國的10%,逐年遞增至2021年達到美國的77%,經濟總量達到114萬億元人民幣。」他又提及須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解決卡脖子問題,「我們買不到、引不進的,就要突破!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系統,好讓產業持續發展。」他表示香港已進入從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局面,在面對國際複雜的形勢和挑戰時,最重要是堅持底線思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12.jpg

前特首林鄭月娥出席宣講會

  以下為特首李家超致辭原文:

  尊敬的沈春耀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謝伏瞻副主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駱惠寧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楊萬明副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冬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各位宣講團成員、各位嘉賓、各位市民: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由香港特區政府主辦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精神宣講會。首先,我要感謝中央的大力支持,應特區政府邀請派出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沈春耀主任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謝伏瞻副主任帶領的高級別宣講團來港,向社會各界宣講二十大精神。特區政府在二十大勝利舉行後,已在香港舉辦了多場宣講會。這場宣講會的兩位重量級主講嘉賓對二十大報告所展現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十分熟悉,他們的精闢講解,必讓我們獲益良多,對二十大精神有更深刻、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我和在座各位都熱切期待兩位的精彩發言。

 此外,我也要感謝出席這場宣講會的社會各界愛國愛港人士,包括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主要政團社團代表、工商界、專業界、教育界、傳媒界及青年等代表,以及現場收看直播的廣大市民。看見大家都踴躍參與學習二十大精神,令我非常鼓舞。

 二十大上月在北京勝利舉行,標誌着全國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十大報告深刻總結了新時代十年國家的偉大變革和輝煌成就。二十大精神關係到國家與香港的未來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關係到「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必須長期堅持。

 香港回歸以後經歷多次挑戰,包括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面對非典疫情、新冠疫情,每一次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都能戰勝風險,浴火重生,始終保持固有的優勢,經濟向上發展。

 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香港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但是我們必須把握大勢,提升自身競爭力。正確了解二十大精神,將有助我們在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今天在座各位都是各界別的代表,是「愛國者治港」原則下身負香港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我們要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增加香港市民的愛國精神,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更大作用。藉此機會,我希望向大家提出三點期望。

 第一,大家必須要深入理解二十大報告的內容,例如有關「一國兩制」的重要論述。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出發,深刻總結「一國兩制」實踐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系統闡述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擘畫「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我們要把「一國兩制」這個好制度長期堅持下去,就一定要準確把握「一國兩制」在新時代的精髓要義,並加以準確貫徹落實。

 第二,你們都是香港社會不同領域的翹楚,我期望通過你們的推動,將學習二十大報告的工作輻射出去,帶進你們所屬的界別、社會不同層面、不同階層。

 第三,在宣揚二十大精神的同時,大家也應該在各自崗位上繼續發揮力量,合力發展經濟、推動創新、改善民生,團結奮鬥,為國家創造歷史偉業、為香港譜出由治及興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最後,我再次感謝中央的大力支持和中央宣講團不辭勞苦來港為大家講解二十大精神。希望大家都珍惜這次機會共同用心學習。謝謝!

責任編輯:蔣璐 李家超:正確了解二十大精神有助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