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拜謁沙灣有收穫

拜謁沙灣有收穫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0 16:00:38 來源:香港商報網

    肖克凡

    到達古鎮沙灣,導遊語重心長告誡訪客,進鎮參觀緊跟團隊,一旦掉隊你迷路出不來的。如此說來,沙灣古鎮當是里巷縱橫街道錯落,規模遼闊內涵宏厚了。於是急忙閱讀鎮前「生存之門」石牌的文字:「自公元1233年何族始遷祖者何人鑑定居沙灣。這裏有山可樵,有草可牧,有水可漁,有田可谷,故爾何氏於此生活繁衍。數百年來,何族經報承圍墾大量沙田,發展成為享譽廣東的著名族群。經過王、何、李、趙、黎等氏族的辛勤勞動和智慧創造,沙灣成為以耕讀文化名貫嶺南的富裕鄉鎮。」

    讀罷牌文得知何姓乃是沙灣旺族,興業建鎮功莫大焉。進鎮經過路旁的美食攤位,不由得移神走思。沙灣古鎮就是個美食盒子,一古腦裝滿各種風味小吃。遊客極易淪為它的擁躉,即使特殊材料製成的機械人,也會嘴饞。光是沙灣牛奶製品便是花樣繁多:姜埋奶,炒牛奶,炸牛奶,牛奶浸津白,水牛奶燉竹絲雞,芒果牛奶冰,酸奶芋圓,原奶撻……更莫說滿街叫賣的雞仔餅了。

    其實,種類繁多的風味小吃只是古鎮細節而已,沙灣以建築雕塑藝術、廣東音樂、龍獅魚燈、漂色藝術聞名。鎮裏的石階石巷保存完好,保留著大量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建築。探詢沙灣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那是繞不當著名的何氏大宗祠的。

    何氏大宗祠大門前,有十數尊石牌依次豎立,形成方陣規模,這正是古鎮的「旗杆夾」景觀。聽講解得知,科舉年代沙灣學風甚盛,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價值觀,激勵著輩輩學子青燈黃卷、皓首窮經,執着地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幾百年以來,每有何姓子弟科場考取功名,便在大宗祠前豎立旗杆,便到大宗祠內懸掛金匾,以示光宗耀祖之舉。就這樣,一尊尊記載著何氏士子獲取功名的旗杆夾,便在何氏大宗祠大門外排列起來。有「乾隆乙卯  恩科中試第十五名會魁欽點翰林院庶吉士」,也有「同治壬戌歲貢生何柳立」,還有「光緒十一年乙酉科鄉試中式第十二名副貢何維城立」……不可盡數。遙想當年金榜題名旗杆豎起,真可謂「知識改變命運」的早期版本。有道是「昔時仕子遠逝去,此地空餘旗杆夾。」如今遠望這處景觀宛若巍巍碑林,已然成為科考體制的文化遺存了。

    何氏大宗祠也稱「留耕堂」,是沙灣何族的始祖祠,初建於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為五開五進格式布局,歷經元、明、清朝代不斷擴建修葺,保存了不同風格的磚雕、木雕,石雕,灰塑建築藝術,布局嚴懂、造工精巧,被我國文物考古學界稱為「嶺南古建築綜合藝術之宮」。大堂內對聯「陰德遠從宗祖種,心田留與子孫耕」,已然成為世代傳家祖訓。

    何氏大宗祠好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物館。大宗祠內的「詩書世澤」牌坊,四字坊額乃嶺南名儒陳白沙題寫,牌坊背面刻嵌「三鳳流芳」石額,以彰顯北宋政和五年何棠、何栗、何榘三兄弟同中進士,而何栗更是榮登狀元,封翰林學士被宋徽宗招為駙馬,官至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沙灣何氏族群承自何棠直系,他們的始居祖何人鑒,正是第五十五代傳人。

    穿堂過廳來到何氏大宗祠的第四進院落,堂內有「壽屏」引人駐足。原來沙灣何氏歷來推崇尊老敬老的道德傳統,從公元1729年創始,每隔十年隆重舉辦一次「聯壽」大宴,俗稱「飲錦」。是年,舉凡族丁滿甲子者,均可名列「壽屏」之上,闔家來到留耕堂入席就座,享受特賞待遇:年六十歲者,可領得「蔭」錢兩份,年七十歲者得三份,八十歲者則四份矣。以此疊加,年歲愈長,所得愈多。當日宴席年齡最長者,謂之「壽頭」,享賞最高。

    我們置身當下老齡社會,觀望壽屏,品味飲錦,不禁感慨。兩百多年前,何姓族人以辦「聯壽」形式,開創「老有所養」的崇老範例,這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同時,也足以令坊間「欺老不欺小」的市儈哲學汗顏。

    沙灣古鎮現存古建築很多,新錫堂、峙思堂、光裕堂、志觀祠、珠海祠、三稔廳、……,遊覽沙灣古鎮不可錯過的景觀,當屬坐落車陂街的衍慶堂——何炳林院士紀念館。

    何炳林先生1918年生於番禺沙灣,先後就讀沙灣象賢私塾、廣州培正中學、西南聯合大學,1948年與妻子陳茹玉赴美深造,於1952年夫妻同時獲得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化學博士學位,然而適逢韓戰爆發,伉儷無法為國效力。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幫助下,終於攜家返回祖國懷抱。早年畢業於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因此何炳林陳茹玉夫婦對南開母校感情很深,自從美國歸來多年執教於張伯苓先生創建的這所學校,可謂名符其實的南開人。

    走進何炳林紀念館大廳,迎面立有主人半身銅像,黑色大理石基座鐫有先生(1918——2007)生卒紀年,落款為南開大學敬贈。

    何炳林紀念館正廳前簷掛有「譽隆九州」黑底金字匾額,以彰顯院士學術成就,正廳懸有「垂範青蘿」橫匾,顯然概括何炳林教授桃李滿天的教學生涯,可謂實至名歸。

    紀念館的講解路線沿襲何炳林先生的生命軌跡,設有「學成回歸、科研進取、教學育人、學術家庭、精英輩出、風範長存……總共十部分,將這位「締造一個行業、奠定兩個領域」的「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一生獻身祖國科研教育事業所走進的道路,全面詳盡展現在我們面前,令後人們得以瞻仰先賢風範。

    我在「情牽祖國,學成回歸」展板看到這樣的細節:何炳林陳茹玉夫婦在美深造期間,1950年次子出生。為了不影響學業早日學成報效祖國,只得忍痛將孩子寄養在一個美國工人家裏。就在何家與美國工人家庭的合影照片裏,那個站在前排短衣短褲手持球杆的孩童正是的何家次子。一瞬間他的名字跳進我的眼帘:何振墀。

    這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倏地喚醒我的記憶。我轉而打量展板里他青春時代的照片,確認這位何家二公子就是我曾經的同學何振墀。

    那是1976至1979年間,我在位於天津楊柳青鎮南的「一機工大」讀書,學習鑄造及熱處理專業,我們來自工廠、農村以及部隊,都是基層推薦來的「工農兵學員」。記得何振墀來自天津市工具廠,他高我一屆學的是機械製造專業。

    我是學校籃球隊中鋒,因此結識了何振墀。他中等身材司職球隊後衛,動作敏捷,速度極快,出手投籃令人猝不及防。大二那年暑假學校球隊參加天津機械系統籃球聯賽,我向學校團委書記請了假。何振墀聽說我不能參加聯賽,便不無遺憾地說道,你有家庭負擔要照顧老母親啊。我更正說不是老母親是老祖母,而且向他解釋我已買了火車票要去很遠的地方。

    就這樣,我沒有參加那年機械系統籃球聯賽,失去跟何振墀共同登場參賽的機會。由於他高我一屆,第二年就畢業走了。我印象里他待人友善很有教養。那時聽說過他父親是南開大學教授,他卻沒有出身名門的少爺氣派,埋頭讀書不事張揚。

    我在「風範長存」展板里看到何振墀近年照片,他定居美國年逾花甲,然而眉宇間依然可見當年氣質,想來也是事業有成吧。

    我跟隨團隊走出何炳林紀念館,聽著古鎮響起的廣東音樂,切實感受到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故爾培育出一代代成就斐然的科學藝術人才。沙灣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它宛若鑲嵌於嶺南大地的明珠,閃爍著新時代的光芒,令人神往。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拜謁沙灣有收穫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