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醫耀華夏】本報主辦香港中醫藥發展應用研討會 發揮中醫優勢 鞏固抗疫成果

【醫耀華夏】本報主辦香港中醫藥發展應用研討會 發揮中醫優勢 鞏固抗疫成果

責任編輯:萬思琪 2022-05-30 12:47:5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為進一步加深香港各界和市民對中醫藥的認識,推動中醫藥在香港的全面普及與應用,推動香港與內地加強中醫藥交流合作,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香港商報昨日(26日)主辦了「香港中醫藥發展應用研討會」。特區政府醫療衛生部門代表、中醫藥專家學者等表示,在香港抗擊第五波疫情中,中醫藥全方位、全鏈條地廣泛深度參與,在預防、治療以至復康方面發揮了非常大的積極作用,希望香港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的優勢,鞏固香港抗疫成果。專家們認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人民的財富,國家對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和國際化高度重視,中醫藥將迎來歷史罕見的發展機遇,為香港中醫藥界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香港願與內地加強交流合作,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出一把力。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衛生署高級藥劑師羅諾文,香港大學中醫學院高級中醫師吳瑋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教授張學斌,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林蓓茵博士,國際藥膳食療學會會長侯平、顧問徐衛新、副會長張慧婷,香港中藥學會評議會主席楊飛義,香港中藥藥劑師協會副監事長周芝苡,神農傳統(香港商標)有限公司創辦人黃鎮雄,香港加拿大楓葉龍多元文化協會會長傅振輝、秘書長傅月雲,中華文化健康慈善基金會主席袁劍鏢、理事麥富添,中國針灸手力治療學院院長陳鏡華,敏捷貿易(香港)有限公司董事萬大敏,中華愛心基金會副會長羅鈞,香港商報副總經理徐文與副總編輯崔衛平等出席研討會。
 
    中醫藥對長新冠有療效
 
    黃巧雲致辭時指出,中醫藥源遠流長,傳統中醫藥在香港一直廣為應用於防病治病,深受市民接受和支持,亦是香港基層醫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4月,醫管局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為出院病人/完成隔離的新冠康復者提供免費中醫復康門診診療,是當時唯一的政府資助的復康門診服務。中醫師留意到中醫藥對於治療上呼吸道的咳嗽、咽喉不適和氣喘等新冠康復後的相關病徵都具有一定的療效。上述結果跟進了150位康復治療者,並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合作,相關報告將於下個季度刊載在國際文件裏,這是中醫研究的一個成就。
 
    黃巧雲提到,2021年初在新冠治療中心(亞博館)為新冠住院病人提供遙距中醫診療服務,增加了對病毒的了解,開展適應症的研究。第五波疫情確診人數呈幾何級數上升,令人痛心的是很多老人確診。疫情對長者、安老院舍的影響甚大,為支援安老院舍應對疫情,醫管局特別在2022年2月統籌開展「安老院舍中醫診療服務」,與大學及中醫藥業界等社區中醫服務提供者攜手合作,為確診院友提供免費遙距診症或外展診療服務,服務亦已進一步擴展至中醫復康診療,讓長者在院舍內得到全面診療服務。
 
    黃巧雲表示相信,中央與香港市民可以看到中醫業界的協力以及對抗疫、中醫的應用,給全港市民打了強心針。
 
    中醫藥迎巨大發展機遇
 
    徐文致辭時指,舉辦這次研討會的目的,是為香港中醫藥界搭建一個平台,讓大家共聚一堂,就如何弘揚抗疫精神,更好發揮中醫藥優勢,鞏固香港抗疫成果,大力推動中醫藥在香港的發展應用,推動香港與內地的中醫藥交流合作,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徐文續說,自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中醫藥在預防、救治及康復方面發揮了非常好的積極作用,令到香港各界和市民對中醫藥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特首林鄭月娥亦曾表示,希望醫療衛生部門為中醫藥拆牆鬆綁,更好造福香港市民。
 
    事實上,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人民的財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積極為海外抗疫貢獻中醫藥力量。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上個月發布的《世界衛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肯定了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鼓勵世衛組織會員國在其衛生保健系統和監管框架內考慮使用中醫藥治療新冠的可能性。他相信,中醫藥將很快迎來歷史罕見的發展機遇,尤其是這些政策和舉措將為香港中醫藥界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香港中醫藥界在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等方面擁有很多優勢,對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和走向世界必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
    配合國家讓中藥走出去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昨日在「香港中醫藥發展應用研討會」上致辭時說,港府一直致力促進香港中醫藥發展,包括在1999年確立中醫的法定專業地位。《2018年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公布將中醫藥納入本港醫療系統,確立了中醫藥在本港醫療系統發展的定位,意味着中醫西醫都是醫療系統的一分子。
 
    黃巧雲表示,醫管局配合相關的中醫政策陸續開展多方面的工作,包括以三方協作模式營運的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中醫診所),2020年轉型為地區中醫診所並提供固定籌額的政府資助門診服務。最早的中醫診所成立於2003年,配合政府運營近20年。黃巧雲說,推出政府籌中醫門診服務之後,多了許多小朋友前往治療,治療的疾病包括濕疹等。政府將中醫門診納入政府籌,能給市民以信心。
 
    發展中西醫協作診療服務
 
    另外,公立醫院會繼續配合發展中西醫協作診療服務,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中醫服務選擇。過去以來,醫管局一直將中醫有優勢的病種,例如中風、痛症、癌症紓緩,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她感到慶幸的是,西醫理解了中醫的處方怎樣去論證,並成功搭建了溝通平台。
 
    儘管香港中醫的特色與內地有所不同,內地的本科受訓、臨床工作與香港有分別,香港專業註冊有些條例去授權中醫師的工作。醫管局會繼續在法律法規下進行相關工作,但這不會限制中醫的發展。
 
    黃巧雲強調,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和擁有通往內地門戶的優勢,香港必能抓緊開拓中醫藥發展的機遇,配合「一帶一路」政策,繼續加強在大學裏的教育工作、培育人才,和業界持份者協力將中醫藥發展推出去,甚至配合國家走向國際。
 
    衛生署高級藥劑師羅諾文:
    中醫藥深度參與抗疫
 
    衛生署高級藥劑師羅諾文在香港中醫藥發展應用研討會上致辭說,在香港抗擊第五波疫情的過程中,中醫藥全方位、深度參與預防、治療和康復三方面工作,發揮了中醫藥的優勢。在國家大力支持之下,中醫藥業界同心協力為市民提供了實時的支援,大大提高了市民使用中藥的信心。中醫藥在抗疫方面的寶貴經驗將會有助於香港中醫藥的發展。
 
    中藥檢測中心2025年落成
 
    羅諾文表示,特區政府一直都致力於促進本港中醫藥的發展,自回歸以來已經逐步建立優化中醫藥的規管、架構和制度。未來會進一步着眼於中醫藥的持續發展、現代化和國際化。當局還會積極推動中醫藥項目的發展,加快中醫藥的普及應用。
 
    羅諾文特別提到,專責中藥檢測科研,為中藥安全、品質及檢測方法建立國際認可的參考標準的「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是重點項目,預計會在2025年落成。在永久的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大樓落成之前,衛生署把握機會、把握時間,在香港科學園設立臨時中心,已於2017年3月起分階段運作,開始了多個中藥檢測科研項目,同中藥業界、檢測業界分享了多個研究的成果,包括區分容易混淆的本地中藥品種、中藥材參考DNA序列庫、DNA補充鑒別方法。中成藥檢測方面,檢測中心已經分別發布了適用於內用藥——枇杷膏裏面中藥材指標性成分一測多檢的方法。
 
    簡化港澳中成藥內地上市
 
    羅諾文強調,以上研究成果有助保障市民使用中藥的安全與品質,同時提升了業界對中藥產品品質的控制,有助於建立中藥品牌的形象,以及香港檢測驗證產業的發展。檢測中心的建造,將會進一步發揮本港中藥檢測的優勢,為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作出貢獻。他又指,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去年完成了檢討,諮詢了檢測業界、學術界等,修訂了重金屬殘留、農藥殘留的標準,並且會分階段落實,以進一步提升香港中藥材的安全。
 
    羅諾文續表示,簡化港澳已上市傳統外用中成藥內地上市注冊制度,已於去年9月落實。隨後相關部門會接受申請,今年4月已經有第二批的外用中成藥成功通過這個簡化制度在內地註冊。未來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中醫藥發展,同業界、學術界一起攜手促進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繼續與內地、澳門加強合作,共同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
 
    吳瑋博士(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高級中醫師):
 
    為弘揚抗疫精神,鞏固香港抗疫成果,更好地認識和利用中醫藥的價值,大力推動中醫藥在香港的發展應用,尤其是推動香港與內地在中醫藥方面加強合作,香港商報舉辦「香港中醫藥發展應用研討會」,對我們的工作是一個有力的鞭策和推動。我們要繼續努力,在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新的教學和臨床大樓啟用之際,在香港中醫院即將建成之際,把各項事業推向一個新高峰。
 
    自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醫藥在預防、救治及康復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香港各界及市民對中醫藥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疫情近兩年來,我們的臨床患者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是建院以來最多的時期。香港市民信任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的醫德醫術,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和鞭策。我們緊跟疫情發展形勢,及時推出預防、治療、康復中藥湯包,貢獻全社會;組織實施視像會診;派出多名教授、老師親臨牛頭角社區隔離檢疫設施會診開方診療,使重症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
 
    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日前發布《世界衛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肯定了中醫藥救治新型冠狀病毒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鼓勵世衛組織會員國在其衛生保健系統和監管框架內考慮使用中醫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病的可能性。不久前,中央政府發布了《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時期,中國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在香港已經成立20餘年,為香港社會培養了將近500位註冊中醫師。學院持續推進臨床基地的建設,提倡「早臨床、多臨床」的教學模式,十分注重學生臨床技能的發展。學生可以在瑪麗醫院、港怡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2間直屬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以及6間由香港大學與醫院管理局及非政府機構三方協作的中醫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進行臨床見習。這些臨床教研中心不但為學院學生提供理想的臨床培訓,更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臨床服務。
 
    張學斌(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
 
    此次香港中醫藥發展應用研討會,對推廣中醫、普及中藥知識,發揮重要作用。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從2月中旬至3月經歷了最高峰,日增確診最多達到7萬多宗。全港齊心抗疫的過程中,中醫通過網上看診、免費義診和派發中成藥的方式,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採用「四診」的方式為病人看病,在長達千百年的歷史中,中醫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療系統,並在每一次抗擊傳染病面前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悠久的歷史和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經驗,為中醫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和臨床經驗。
 
    西醫和西藥雖然在全世界普及,但應對新冠的西藥如輝瑞、默沙東等口服藥廣泛使用之前,中成藥如連花清瘟等已經推廣使用,並且用實際證明應對新冠切實有效。在這個過程中,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許多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了學生們參與社會、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相信隨着中醫在香港的重視和推廣,中西醫結合能夠將兩者的強項發揮到最大。
 

    許多中成藥在香港藥店都能買到,例如藿香正氣水、益母草等,在日常生活中對一些小病小痛的作用較明顯,但所謂「是藥三分毒」,很多市民在食用中藥時較盲目,好藥在一定情況下亦會有反作用。希望中醫藥在香港的推廣得到加強,通過大眾媒體等宣傳方式,更有效地向市民普及中醫藥知識。(記者 鄭珊珊 呂明霞) 

 

責任編輯:萬思琪 【醫耀華夏】本報主辦香港中醫藥發展應用研討會 發揮中醫優勢 鞏固抗疫成果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