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國際觀察】世界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風險

【國際觀察】世界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風險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2-04-20 18:45:23 來源:新华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9日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今年以來,俄烏衝突爆發,全球通脹壓力持續攀升,多個經濟體加息導致全球金融環境收緊,全球經濟復蘇面臨多重風險。

 俄烏衝突持續發酵

 IMF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將僅增長3.6%,較1月預測值大幅下調0.8個百分點;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6%,較此前預測值下調0.2個百分點。

 IMF指出,俄烏衝突是導致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顯著放緩的主要原因,將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加劇供應中斷和通貨膨脹,引發人道主義危機。如果俄烏衝突停止后西方仍不取消對俄制裁並更廣泛打擊俄能源出口,全球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通脹水平也會高於預期。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近日表示,俄烏衝突使全球經濟復蘇遭受巨大挫折,其影響將導致143個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被下調,這些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總量的86%。同時,俄烏衝突不僅增加數億家庭在收入下降和價格上升雙重夾擊下的生存成本,還將進一步加劇全球不平等。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認為,雖然俄羅斯和烏克蘭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所佔比重相對較小,但兩國經濟牽動全球約三分之一小麥出口、五分之一天然氣出口、十分之一石油出口以及鎳、鈀等重要製造業原料出口。俄烏衝突不僅將引發兩國經濟陷入衰退,歐洲經濟也將受到極大影響。同時,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將拖累全球經濟復蘇。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也大幅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報告認為,影響全球經濟前景的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反復带來的衝擊、俄烏衝突以及數十年未遇的高通脹環境。

 通脹壓力居高不下

 全球通脹壓力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累積,並在今年繼續攀升。IMF預測,今年發達經濟體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上漲5.7%,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CPI將上漲8.7%,分別較1月預測值上調1.8個百分點和2.8個百分點。同時,IMF預測今年全球油價上漲54.7%,較1月預測值上調42.8個百分點。

 美國通脹率觸及40年高點加劇全球通脹上行風險。數據顯示,美國3月CPI同比漲幅創1981年12月以來最大值,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創2010年11月以來最大值。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卡倫·戴南認為,美國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通脹率將在未來兩年持續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長期通脹目標。

 歐元區3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7.5%,遠高於2月的5.9%,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44.7%,是推升通脹的主因。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面對高通脹挑戰,全球各經濟體央行應果斷行動,緊跟經濟形勢調整政策並進行政策溝通。同時,國家層面上使用的政策工具需要與國際努力相互配合。

 金融穩定風險積聚

 俄烏衝突導致全球金融環境明顯收緊,推升金融穩定風險。IMF在報告中指出,全球多個經濟體開始收緊貨幣政策以應對通脹攀升,但這將導致融資環境收緊,凸顯債務脆弱性,可能引發債務危機。

 美聯儲3月開啟加息周期,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至0.25%到0.5%之間。目前,市場普遍預測美聯儲5月將加息50個基點,6月再加息50個基點。

 英國央行繼去年12月將基準利率從0.1%的歷史低位上調至0.25%后,今年2月和3月又分別加息25個基點。

 歐洲央行在結束3月貨幣政策會議后將縮減常規資產購買計劃的行動提前了數月,並承諾如果中期通脹預期不回落,將在今年第三季度結束購債。鑒於歐元區通脹形勢,歐洲央行年內加息的可能性上升。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由於發達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面臨的風險增加,包括借貸成本上升、資本外流等。為此,各經濟體應使用現有政策工具,包括延長債務期限、利用匯率彈性、進行外匯干預和資本流動管理措施等,予以靈活應對。(新華社記者許緣 熊茂伶)

責任編輯:程向明 【國際觀察】世界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風險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