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25年 04月09日 星期三 -- 天氣
民意觀察研究中心:近六成市民認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重要性16:57【來論】速解香港「假難民」困局 刻不容緩16:54江澤民故居面向社會公眾開放16:45【深度報道】美國「解放日」暴擊多頭 全球金融市場哀鴻遍野16:45國泰推全新短片系列「雲上西九」 鄭裕玲莫文蔚參與拍攝16:39深圳機場新開及加密近30條航線16:33深圳啟動「圳幫扶」資助計劃 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台階16:32清明假期港珠澳大橋水域預計發送旅客4.5萬人次16:30 民意觀察研究中心:近六成市民認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重要性16:57 【來論】速解香港「假難民」困局 刻不容緩16:54 江澤民故居面向社會公眾開放16:45 【深度報道】美國「解放日」暴擊多頭 全球金融市場哀鴻遍野16:45 國泰推全新短片系列「雲上西九」 鄭裕玲莫文蔚參與拍攝16:39 深圳機場新開及加密近30條航線16:33 深圳啟動「圳幫扶」資助計劃 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台階16:32 清明假期港珠澳大橋水域預計發送旅客4.5萬人次16:30 民意觀察研究中心:近六成市民認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重要性16:57【來論】速解香港「假難民」困局 刻不容緩16:54江澤民故居面向社會公眾開放16:45【深度報道】美國「解放日」暴擊多頭 全球金融市場哀鴻遍野16:45國泰推全新短片系列「雲上西九」 鄭裕玲莫文蔚參與拍攝16:39深圳機場新開及加密近30條航線16:33深圳啟動「圳幫扶」資助計劃 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台階16:32清明假期港珠澳大橋水域預計發送旅客4.5萬人次16:30
民意觀察研究中心:近六成市民認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重要性

民意觀察研究中心:近六成市民認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重要性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5-04-03 16:57:43 來源:民意觀察研究中心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分別於3月10日和3月11日在北京閉幕。民意觀察研究中心於3月14日至30日期間,透過音頻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1015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了解市民對「全國兩會」的取態及對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看法。為反映香港人口分布的情況,數據按政府統計處2024年第4季性別、年齡人口及最高教育程度分布作多變項反覆加權(raking)處理。

近六成市民認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的重要性

全國兩會在北京圓滿閉幕,今年全國兩會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深入討論並審議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各項重要報告,為國家發展指明方向。連日來,社會各界舉辦了各類型宣講會,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這既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也是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的重要形式、重要路徑。調查結果顯示有58.8%受訪市民表示了解「全國兩會」精神對於把握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非常重要」及「幾重要」。結果反映香港市民普遍認同在香港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的重要性(表1)。

1.png

六成六市民認同「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施政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香港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戰略定位,這是對香港在國家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發揮獨特優勢提出的殷切期許,既為香港未來發展指引方向,又是對香港國際化優勢的充分肯定。針對有關「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施政方向,調查結果顯示有66.7%受訪市民表示支持,僅有12.4%受訪市民對此有所保留,另外有20.9%表示「無意見/唔知道」(表2),結果反映香港市民普遍認同香港應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施政方針。

2.png

若按年齡組別劃分,分別有16.8%和21.2%受訪「18-29歲」和「30-39歲」組別對「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施政方向有所保留,傾向不支持比率較其他年齡組別高(表3)。

3.png

近六成市民認同香港具備「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調查結果同時顯示近六成(59.1%)受訪市民傾向認同香港可以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在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而對此表示傾向不認同的則有23.7%,另外有17.2%受訪市民對此未有明確表態(表4)。

4.png

最多市民首選香港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中具備金融優勢

針對香港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中可以發揮的關鍵優勢,最多市民首選「金融系統穩健與資本自由流動」(24.4%),其次有12.8%認同香港「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其他關鍵優勢依次為「中央政府的支持」(12.0%)、「與國際接軌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9.9%)及「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6.8%),需要指出另外有18.9%受訪市民指出「以上優勢都是」(表5)。調查結果反映香港市民普遍認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傳統優勢,可以擔當內地企業「走出去」和把海外企業「引進來」的「內聯外通」角色。此外,調查結果也反映香港市民認同維護社會祥和穩定和國家安全對香港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5.png

青年較重視香港的法律制度優勢 長者較認同穩定與安全優勢

若按受訪市民年齡組別進行交叉分析,18-29歲和30-39歲受訪青年在認同「金融系統穩健與資本自由流動」為首選優勢的前提下,較其他年齡組別更重視香港的「與國際接軌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認同比率均為16.8%),結果反映香港青年重視香港國際化的金融、商業和法律等專業服務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發揮的角色。相比之下,60-69歲及70歲或以上長者則較重視香港有效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認同比率分別為17.2%及23.8%)(表6)。

6.png

近半市民首選拓展東南亞、中東國家與地區交往合作

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除了擴展歐美市場外,香港將重點布局東南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透過增設商貿辦事處、開展投資協定談判、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名額等方法擴闊全球經貿網絡。就住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對象,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25.9%和22.9%受訪市民認同應優先考慮「以東盟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和「以沙特、阿聯酋、埃及等為代表的中東北非國家」,有關結果反映香港市民認同特區政府現時重點拓展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國家的施政方向(表7)。

7.png

若按年齡組別進行交叉分析,最多18-29歲(37.4%)及30-39歲(33.5%)受訪青年認同優先發展「中東、北非」市場,相比之下,40-49歲或以上年齡組別市民則較重視發展「東南亞」市場(表8)。

8.png

逾半市民認同提升大灣區創新能力 六成市民認同工商界應發揮關鍵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針對有關施政方向,有55.2%受訪市民表示傾向支持,另外有19.5%對此有所保留(表9)。就住如何提升創新能力,有63.1%受訪市民認同香港工商界應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表10)。整體結果反映,市民普遍認同香港社會各界應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切入點,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9.png

1.png

頂圖圖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鄭嬋娟 民意觀察研究中心:近六成市民認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重要性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