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在筆架山體育公園舉辦「首屆深港觀蝶大賽總結會暨深圳市物候記錄共創項目頒獎活動」,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鹽田管理局在鹽田區三洲塘片區打造全市首個無邊界生態博物館「蝶變·雲谷」,成功獲評2025-2026年度「國際蝴蝶脈絡認證蝴蝶園」,成為深港融合背景下生態共治的標桿案例。
山海為基,蝶舞為媒:打造無邊界生態博物館
依託三洲塘片區「五分山、三分海、兩分城」的獨特生態格局,「蝶變·雲谷」項目以「自然友好、景觀提升、公眾參與、科普教育」為核心理念,打造「無邊界生態博物館」。
項目通過修復蝴蝶生境、營造蝴蝶友好型花園、增設互動科普設施等舉措,顯著提升了區域生物多樣性的穩定性與持續性。據統計,片區已記錄蝴蝶91種,占深圳已知蝶類的43%,其中國家二級保護物種「裳鳳蝶」等珍稀品種在此繁衍生息。
深港聯動,跨界共治:探索生態協同新路徑
作為深港生態融合的重要節點,三洲塘片區充分發揮與香港鄰近的區位優勢,深度融合兩地生態保護經驗。
項目借鑑香港鳳園蝴蝶保育區模式,開展跨境蝴蝶保育交流及自然教育活動;同步引入「港風植物朋友圈」特色科普設施,推動兩地生態資源共享與可持續發展。
科技賦能,全民參與:讓生態保護「觸手可及」
「蝶變·雲谷」以趣味性、互動性為核心,創新設計了一系列科普體驗場景:森「呼吸」療愈場:通過可視化負氧離子裝置、森林瑜伽平台,讓市民直觀感受生態價值;蝶舞自然樂園:設置蝴蝶橋、互動科普牆,推廣「無痕山林」與親子自然課堂;零碳智慧體驗:設置「低碳實驗室」互動科普設施,鼓勵綠色出行,推動低碳新風尚。
此外,項目依託「雲海驛站」核心節點,創新開展"生態結緣"互動體驗營、全國生態日主題研學等多元化活動,通過沉浸式環境教育、場景化實踐參與,持續提升公眾生態環保意識,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態文明實踐體系,切實增強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參與感與滿意度。
國際認證,全球視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示範樣板
鹽田區持續在生境修復、公眾教育及深港生態融合方面開展創新實踐,為全球城市生態治理提供了可複製的「鹽田方案」。
未來鹽田將持續深化深港生態合作,打造『山海連城』的綠色典範,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態動能。(記者 羅國淮 通訊員 伍仟仟 鄒亦侃 視頻:葉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