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浙江舉行「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新聞發布會,這也是浙江「推動高質量發展 經濟大省挑大樑」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活動的第四場。
物流是實體經濟發展的「筋絡」,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助於促進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和效益最大化。近年來,浙江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15.72%降到2024年的13.52%、低於全國0.5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浙江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從15.72元下降到13.52元、每創造100元GDP所耗費的物流成本比全國的平均水平低0.58元。
「以2024年為例,浙江GDP是90131億元,如果物流費用佔比下降1個百分點,將節省全省社會物流成本超過900億元。」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曙明說,「從物流全鏈條解構來看,全社會物流成本仍然有較大下降空間。」
為落實國家層面有關部署,進一步優化浙江營商環境,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近日,浙江印發實施《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針對浙江實際情況,聚焦6個方面的降本行動,包括22條舉措、103個具體的政策點。
在制度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着力優化市場化環境、公平競爭環境、開放共享環境、便利通關環境「四大環境」;在網絡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着力破解項目落地難、用地保障難、產業集聚難「三個難點」;在結構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着力提升設施能級,調整貨運結構,推動公、鐵、水「三網融通」;在行業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着力降低大宗物流、跨境物流、製造業物流、冷鏈物流、山區海島物流「五類成本」;在技術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着力推進數智化、綠色化、標準化「三化賦能」;在要素性降本方面,《行動方案》着力推進「兩升兩降」,「提升」骨幹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各級財政資金對物流領域的支持力度,落實好物流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持續降低物流企業的各類融資成本。
張曙明指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要統籌「降成本」和「提質效」,「降成本」就是要降低因物流全鏈條中的銜接不暢、體制機制障礙等問題所導致的隱形成本,不是簡單降低運輸成本,也不是壓縮物流企業的合理利潤,更不是影響物流從業人員的收入;「提質效」就是要通過推動物流與先進製造、現代商貿、現代農業等產業融合和供應鏈的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儘可能壓縮低效無效的物流環節,促進全社會物流資源配置的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
張曙明表示,《行動方案》是牽頭管總的綜合性文件,相關單位還將結合職能,研究制定分領域的配套政策,形成「1+N」的政策體系。下一步,浙江將切實推動《行動方案》的落地見效,積極營造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良好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趙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