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大眾對海洋保育的意識,香港國際機場抵港大堂的「西部水域尋『保』記」展覽於今天(2日)揭幕。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表示,展覽由即日起至2025年6月8日舉行,透過互動遊戲帶領旅客及公眾人士遊歷香港西部水域,探索機場周邊豐富多元的海洋生態系統,介紹中華白海豚、柳珊瑚、蠔及各式魚類等棲息在西部水域的生物。展覽活動亦會送出限定紀念品。
今次展覽為連串活動揭開序幕,展示機管局在提升香港西部水域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及相關公眾參與活動。即將舉行的活動包括於今年第二及第三季為學生、綠色團體及其他持份者而設的生態旅遊教育,以及藉着今年6月6日全國放魚日而進行的投放魚苗活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漁農自然護理署署理署長黎存志,以及機管局署理行政總裁張李佳蕙今天一同主持展覽開幕儀式。出席嘉賓包括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主席凌嘉勤、廣東省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朝明、改善海洋生態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譚鳳儀、機管局董事會成員龔楊恩慈和姚柏良、改善海洋生態及漁業提升基金信託有限公司董事梁廣灝及立法會議員何俊賢。
為致力保護及提升機場四周水域的生態及生物多樣性,機管局早前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成立北大嶼海岸公園。這個全港最大的海岸公園與北大嶼水域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和大小磨刀海岸公園相連,這片相連區域為中華白海豚以至更廣泛的海洋生態系統形成保護區並帶來協同效益。北大嶼海岸公園亦毗鄰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香港西面海洋保護範圍與內地的大型保護區連接起來,進一步提高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地的自然保育價值,並惠及其他重要海洋生物和漁業資源。
此外,機管局一直自發推行改善海洋生態及漁業提升項目,包括鋪設改善生態海堤塊、人工魚礁及蠔礁,以及投放魚苗,所有計劃均取得理想成果。機管局亦於2016年注資四億港元成立兩個獨立運作的基金,即改善海洋生態基金及漁業提升基金,支持海洋生態及漁業項目發展。
頂圖圖説: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右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左二)、漁農自然護理署署理署長黎存志(右一),以及機管局署理行政總裁張李佳蕙(左一)2日一同主持展覽開幕儀式。
機管局代表向嘉賓介紹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