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郵儲銀行(01658.HK;601658.SH)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董事長鄭國雨首次出席郵儲銀行業績發布會。他針對市場的兩大關切表示,在財政部和戰略股東增資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後,預計將提升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5個百分點;代理費則在去年大幅「被動調整」後,今年順勢而為,首次啟動「主動調整」。「一增一降」將進一步增強郵儲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抵禦風險和盈利的能力,為業務發展和結構調整打開全新空間。
鄭國雨回顧了2016年郵儲銀行登錄香港資本市場這九年來的重要經營數據,資產總額從7.3萬億元增長至超過17萬億元,負債總額從7萬億元增長至超過16萬億元,貸款總額從不足3萬億元增長至近9萬億元,累計為股東分紅超過1600億元。他還分享了自己對郵儲銀行的觀察,擁有廣泛的觸達渠道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已形成資本損耗低、資金成本低、信用成本低的「三低」優勢,再加上資本和代理費「一增一降」的加持,該行打開了戰略優化升級的全新空間。
固長板、強短板、鍛新板
行長劉建軍在介紹2024年業績時表示,該行積極固長板、強短板、鍛新板。零售長板方面,AUM規模達16.69萬億元,新增非存款AUM佔比提升近13個百分點,富嘉客戶、鼎福客戶分別增長17.6%、26.9%;消費貸款逆勢增長超1300億元,其中房貸增量居國有大行的第一位。
公司短板方面,貸、存款均增長近14%,增速國有銀行第一;客戶數量超過180萬、連續4年新增超過30萬戶。鍛造新板方面,資金資管亮點紛呈,政府債券投資規模增長21.21%,債券做市交易量突破萬億元;同業客戶合作數量超過3300家,「郵你同贏」平台累計交易量超5萬億元;託管規模突破5萬億元,中郵理財規模增長32%,增幅居國有大行前列。
劉建軍也對該行的貸款結構優化進行了回顧。2020年前,貸款增長以零售貸款為主,零售貸款的新增佔比達70%。2021年,聚焦五大差異化增長極,推動個人經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主動授信這三極貸款餘額佔比超60%。近三年公司客戶數平均增長16%,公司貸款增速達17%,公司貸款餘額佔比提升至41%。2024年,郵儲銀行的信貸增速為9.38%,高出行業平均近2個百分點,利息淨收入增長1.53%,淨息差1.87%,處於同業較優水平。
公司板塊中收增幅超40%
關於非利息收入的增長,副行長徐學明表示,去年全年該行實現非息收入630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公司板塊中收同比增長42.6%,增長喜人;資金資管業務貢獻攀升,收入392.6億元,同比增長18.4%。他進一步表示,目前該行16.7萬億元零售AUM里,非存AUM只佔20%,未來要着眼於為客戶配置資產、創造價值,伴隨着資本市場企穩向好,銀行通過大力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提升百姓大眾的財產性收入,正逢其時。
優異的資產質量一直是郵儲銀行的優勢,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姚紅表示,2024年,該行不良貸款率0.90%,為行業均值的60%;關注率0.95%,為行業均值的43%。2024年,受宏觀經濟環境、房地產周期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零售信貸資產質量波動幅度普遍有所加大,該行的不良、關注、逾期貸款的同比增速有所加快,但該行個人各貸種的不良率增幅均明顯優於可比同業。她透露,該行的個人信貸資產戶數多、筆均小,個人經營貸款的戶均金額約40萬元、住房按揭貸款戶均約50萬元,高度分散,不會帶來系統性風險。
1300億元定向增發鎖定期5年
關於定向增發股票,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杜春野表示,該行採用「鎖價定增+溢價發行」的方式,充分兼顧了新老股東的利益和銀行的長遠價值的提升,該發行不會影響股東2024年度的分紅。1300億的規模,是郵儲銀行成立以來最大的規模融資,三家股東均以現金方式認購,鎖定期5年,為該行後續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也極大地避免了對二級市場資金流動性的影響。(記者 鄧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