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第26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儀器所(籌)研究員馬騰團隊展示了新一代超高頻雙頻血管內超聲(IVUS)成像診斷儀器的最新臨床研究成果。
「去年IVUS首次亮相高交會之後,我們積極在全國多所三甲醫院開展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該設備不僅能夠獲得高分辨與大深度的圖像,更在微小病變結構識別方面具有顯著的臨床優勢,為精準的介入診療手術提供全面的腔內影像和功能性指導。」馬騰介紹。
據了解,依托深圳先進院「產學研醫」協同創新模式,新一代超高頻雙頻血管內超聲成像診斷儀器是國際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超聲成像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IVUS的中心工作頻率達90兆赫茲,最高頻率可達120兆赫茲,為血管內超聲介入診斷提供最高頻的超聲成像能力。同時,其雙頻設計使得設備能夠在單次掃描中,同時獲取高解像度和大深度的血管圖像,為臨床精準介入診療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影像工具。」馬騰介紹。
在臨床研究中,馬騰團隊採用了前瞻性、多中心的等效性試驗設計,目前已完成116例患者的入組。統計結果顯示,雙頻IVUS系統及導管滿足臨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同時,90兆赫茲圖像的超高解像度使得薄纖維帽等易損斑塊特徵得以清晰呈現;雙頻IVUS的超寬頻譜信息為斑塊脂質成分的量化分析提供了新可能。此外,該系統在鈣化斑塊檢測方面表現出對鈣化邊緣細節的更清晰展示,有望提高鈣化弧度等定量指標的測量精度。
2015年,馬騰首次在IEEE UFFC(《IEEE超聲、鐵電、頻控彙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提出了雙頻血管內超聲的概念。2017年,他從美國南加州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歸國,加入深圳先進院,在醫學影像研發平台的支持下,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面向血管介入精準診療重大需求,馬騰團隊攻克了多項傳感器與硬件技術瓶頸,實現了心血管診斷領域的超高分辨成像。
「該設備在臨床研究中的反饋進一步激發了團隊的科研探索,為技術服務臨床提供了持續的創新動能,形成了從科學儀器創新研究到生物醫學成果轉化應用的正向循環。」馬騰表示,未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在設備中集成智能三維重建、脂質成分分析及FFR生理學評估等,探索『All-in-One IVUS』的全超聲技術解決方案,幫助臨床醫生更全面地分析複雜病變,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提供全方位的腔內影像學信息和功能性指導。(記者林麗青)
頂圖:高交會上展示的新一代超高頻雙頻血管內超聲成像診斷儀器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