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每天使用的物件不可勝數,從飯桌上的碗碟到電腦的AI程式,都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惟對於物件背後的製造方法、設計巧思,又有多少人知道?M+全新展覽「造物記」便以物件的設計故事為主題,聚焦它們的創造過程,展出49個藝術家及設計師的98件作品和草稿,揭開為人熟悉的物品背後,鮮為人知的造物程序,讓觀眾從新視角審視日常用品。
是次展覽展出近百件作品,包括84件M+館藏。
展覽分為「陶瓷:觀念蛻變的故事」、「物料的潛力」、「人手與機器」和「行為與後果」四個部分,展出全球眾多「造物者」的成品,及產品的草稿、筆記、創作影片等,揭示由概念、研究、設計到生產的製造工序,以及造物過程對人文和生態帶來的影響,並向觀眾提問——是什麼讓一件物品成為藝術品?
形態百變青花瓷
甫進展廳,一列整齊的青花瓷映入眼簾,除了數個景德鎮傳統青花瓷外,其餘全是千奇百怪:有被風吹歪的青花瓷瓶,有由廢棄陶瓷花紙拼湊成的瓷盤,還有裹上青花瓷的日常用品。「陶瓷:觀念蛻變的故事」展品從景德鎮窯爐說起,探尋青花瓷百年來由外形、用途到製作方法等的演變,不乏當代藝術家重新想像的青花瓷﹐包括本地藝術家又一山人的《回到未來/紅白藍01》,紅白藍尼龍布料編織的「青花瓷」流露香港情懷,展品並置樸素物料與高尚工藝,詰問物質的貴賤之分。另一亮點是倪海峰的《離境與抵達》,作品中雨傘、風筒、剪刀等日常用品換上精緻易碎的青花外衣,激發觀者無窮想像。
展品包括造型千奇百怪的青花瓷。
霓虹燈映照匠心
一系列奇形怪狀的青花瓷,讓人品味物件多元的演變。「物料的潛力」展區則將造物者置於放大鏡下,細看他們層出不窮的創意。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懸掛於牆上的「好好洋服」霓虹招牌,招牌經修復後展出,不失昔日風采。光鮮亮麗的背後,是霓虹燈匠人的血汗。一同展出的還有罕見的霓虹招牌草圖原稿,揭示製作招牌時,匠人在手寫字體、寫實插圖、顏色組合等多方面的考慮。另一邊由藝術家芭芭拉.桑索尼製作的彩色織物,看似平平無奇,簡約的幾何線條卻描繪了斯里蘭卡的景觀,更重塑了當地的紡織業狀況。觀眾同樣能在一旁找到桑索尼的草圖,了解她如何從身邊的桉樹、暹羅貓,甚至朱古力工廠汲取靈感,用色彩繽紛的紗線編織對生活的熱愛。
細看「好好洋服」的英文招牌,會發現「O」字形同鈕扣,盡顯設計者巧思。
與機器共創藝術
在「人手與機器」展區,觀眾可一探電腦、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的發展如何革新製作過程。現今越趨普及的AI藝術其實早於1970年代出現,該領域先驅哈羅德.科恩透過複雜的編程,創造史上首個AI藝術程式AARON。它可根據指定的主題繪畫,自主決定構圖和用色,畫作雖比現時一秒生成的AI藝術粗略,卻有別於依賴大數據模仿人類的作品,引發觀者思考機器可否稱為創作者。展品《機器繪畫系列TCM#14》、《AARON在築波》之二及五,讓觀眾親睹AARON的「創作」。此外,也有藝術家單純將電腦作為工具,日本科技專家兼藝術家前田約翰的「Morisawa 10」海報,透過文字排版創作,用簡單、重複的視覺元素,建構出複雜設計。海報旁還有可互動的《按鍵、打字、書寫》,為前田的「反應書籍」系列一部分,觀眾可隨意敲打鍵盤,觀察電腦屏幕上變幻莫測的圖像回應。
AI程式起初只懂畫黑白畫,後來學會選擇顏色,創作《機器繪畫》系列。
前田約翰用片假名拼出蒙娜麗莎頭像。
創新求變的代價與反思
「行為與後果」展區讓觀眾退一步,宏觀看待造物在製作者和用家以外,對社會和生態的影響。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現代,大規模生產成主流,導致環境污染、勞工剝削等問題。展廳一側展出加拿大攝影師愛德華.伯汀斯基的幾幅大型相片,一幅描繪了智利五顏六色的鹽沼,一幅捕捉了廣州工廠大廈整齊的外觀。和諧、有規律的表象下,卻展現了當今製造業的陰暗面——鮮艷鹽沼是開發鋰礦造成的水污染,一式一樣的工廈門窗後是員工的宿舍,如同監房。面對這些全球挑戰,另一些造物者則着眼未來,發起解決問題的行動。越南創意機構Ki Saigon,將需要用上千年才能分解的即棄塑膠,製成一本可以保存千年的書,邀請世界各地人士在書中寫下給子孫的字句,將絕望轉化成希望。觀眾還能欣賞到1970至2000年代具代表性的環保海報,包括1986年香港政府新聞處的「環境污染你我有責」海報等。(記者:Ruth 攝影:Ruth、Katherine)
愛德華·伯汀斯基的攝影作品透過和諧、平靜的構圖揭示製造業的種種弊端。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另行通知
時間:星期二至四及周末上午10:00至下午6:00;星期五上午10:00至晚上10:00;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M+博物館二樓開放式展廳
票價:HK$120、HK$60(特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