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多諗橋搶才留才

【商報時評】多諗橋搶才留才

責任編輯:蔣璐 2023-05-17 08:21: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受累勞動人口減少,多個行業招聘困難,政府昨公布擴大「人才清單」,涵蓋的專業由13項增至51項,即時應用於「優才計劃」、「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在全球「搶人才」競爭白熱化下,政府繼「高才通」成功吸引2.7萬申請後,再下一城大手改善「人才清單」,目標是每年吸引3.5萬人才來港。新措不單有利緩解本地人才荒,更有利滿足經濟社會向前發展所需。

    人力緊張之窘,愈遲一天紓緩,對市場和市民的損害愈大。最新「人才清單」的新增專業,醫療服務便為大戶。本港醫護人員長期供不應求,過去雖曾採取措施改善,但迄今問題依然嚴峻,現大刀闊斧放寬人才輸入,受惠的必是普羅大眾。另一大戶是建造行業,其人手不足非但會耽誤基建發展,還可能令建築成本上漲並轉嫁納稅人及消費者身上;鑒於未來拓地建屋需求增加,加上北部都會區和中部人工島等大型工程,及早補充專才,方可確保進度。另外金融服務、創科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等,各界都有加大發展的迫切需要,其專才亦為各地爭取吸納的對象,香港放寬人才輸入既是題中應有之義,也可避免肥水流向別人田。

    過去「人才清單」失諸太專太窄,吸納人數亦嫌太少,本就存在大量優化空間。截至2021年底,「一般就業政策」累計引才只涉1.38萬人,2006年推出的「優才計劃」則不足1萬;2003年推出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縱然較多,但年均引才也不多於1萬,其中一大底因正是政策不夠寬鬆、覆蓋不夠廣闊,以致在供應鏈層面限制了行業發展及對經濟社會作出更好貢獻。加之三年疫情令勞動人口大減14萬,引才政策拆牆鬆綁無疑大有必要,不論是適用範圍抑或人數配額皆然。今次一下子從15項專業擴至51項,每年吸引目標並訂於3.5萬,表面看來或許誇張,但因應香港最新勞動形勢,及國際間的搶人才潮,則當是多多益善。進一步言,除高端人才外,由醫護界的基層護理員,到建造業的前線地盤工,都存在着供不應求的狀況,有關方面亦不能忽視。

    有意見擔心,輸入人才會跟本地居民搶飯碗、搶機遇,以至搶資源、搶服務等。但錢幣的另一面,人才也有利於創造更多飯碗和機遇,因可推動經濟發展,而引入醫護和工程等人員,亦正有利於創造更多的資源與服務。輸入人才與本地利益,並非矛盾對立,而可並行不悖,甚至互利共贏。反之,若坐視人手短缺問題惡化,難道就符合市民福祉嗎?何況,為了釋除疑慮,當局已表明年底會檢視成效。而且,目前政策僅是放寬入境,從業要求並未降低,譬如醫生、工程師還須遵從現行註冊制度,以確保質素標準一致。

    須留意,搶才重要,留才也很重要。各界要多諗橋搶才,亦要重視留才,多管齊下優化香港人才環境。一方面,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提供事業機會,從硬實力層面留住人才在港;另方面,要切實改善居住、教育、生活環境等條件,以軟實力吸引人才長居。兩個方面的提升,加上人才在港創機遇、創服務,最終亦有益本地育才工作,從而實現搶才、留才、育才的良性循環。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責任編輯:蔣璐 【商報時評】多諗橋搶才留才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