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或周末,深圳市寶安中心、白石龍、六約等地鐵站和福田、羅湖口岸外都搖起各色小旗。身着戶外裝備的登山徒步愛好者摩拳擦掌,在這些地點集中乘車前往徒步目的地。記者歷時近半年探訪發現,戶外徒步在深圳發展火熱,尤其是深港口岸恢復正常通關以來,兩地豐富的山海資源備受兩地市民青睞。跨境戶外徒步,正在深港兩地蓬勃發展。
深港居民共享豐富山海資源
4月6日一早,天氣陰沉,福田口岸北廣場各旅行團搖起小旗,身穿速乾衣褲、肩背登山包的旅客格外顯眼。他們趁着清明假期前往香港行山。當天,戶外領隊蔡蔡組織了一支14人的隊伍前往香港大帽山。隊友老郭說:「香港的山海資源很豐富,我就想出去走走。」入境方向,深圳旅行團同樣搖旗等候港人入境,開啟內地之旅。
香港豐富的山海資源令廣大驢友嚮往。著名徒步路線麥理浩徑串起大帽山、馬鞍山、獅子山等20多座山峰。每當周末,眾多戶外微信群就有群友諮詢或約伴前往麥理浩徑。香港出租車司機曾紅告訴記者,這兩個多月很多內地旅客從福田口岸通關後打車到各條路線山腳下。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同樣擁有豐富的戶外徒步資源,吸引眾多港人來深開展戶外活動。今年2月6日是深港口岸全面恢復正常通關首日,香港龍坊俱樂部會長文學淵就帶着兩名隊友、騎着山地自行車,經蓮塘口岸通關來深圳探路。深圳邊檢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深圳各口岸單日客流量屢創新高,如羅湖口岸客流量在4月1日暴增至16萬人次,皇崗及福田口岸4月1日至2日客流量合計超30萬人次。
徒步為媒激揚深圳青春活力
在深圳戶外徒步圈,行山路線被驢友大致分為休閒、中等和「虐線」三類難度。例如,蓮花山、塘朗山等靠近市區的路線為休閒類,適宜親子遊玩或新手拉練;梧桐山、七娘山、大雁頂、梅沙尖、馬巒山等路線海拔相對高、部分路段難走,被列為中等難度;排牙山、三水線(三杆筆至水祖坑的深惠交界山脊)、東部城市森林線及各類穿越路線為全程土路、地勢險峻,被驢友納入「虐線」範疇。
戶外徒步愛好者周周2020年大學畢業後來到深圳,就被深圳戶外徒步氛圍吸引。她說,深圳年輕人多,社交媒體上活躍着大量戶外愛好者,很容易約伴組隊出行。「深圳還有很多商業性質的徒步團體,『報團出行』不超過100元就能包車來回,很方便。」在前海灣、少年宮、白石龍、六約等地鐵站外,每逢周末和節假日的早上,各戶外領隊便搖旗吶喊,呼叫同行隊友集合出發。
讓周周更喜歡的,是深圳戶外圈子開放包容精神和青春活力。她表示,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參加戶外活動,徒步過程中還能因共同的愛好而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
線路日益完善回應期待
入夏前的深圳氣候宜人,正是戶外徒步的黃金季節,驢友登山徒步需求旺盛。小時候移居香港的張志豪除喜愛行山,還鍾愛具有挑戰性的海岸線。他說:「香港的山基本走完了,但深圳的山還沒爬幾座,我還想去牛奶牌(大鵬半島海岸線)呢。」為回應市民及驢友對戶外徒步的期待,深圳相關部門也開始行動起來——
今年初,《深圳市遠足徑專項規劃(2022-2025年)》(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深圳將構建超1000公里遠足徑體系,形成「東西貫穿、南北互聯」的親自然徒步網絡。3月中下旬,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大亞灣特勤大隊考慮到信號微弱、定位不准的救援難題,在排牙山驢友活動頻繁的路線固定20多塊戶外迷失快速定位卡。定位卡除有提示性的文字標語外,還特別標註定位編碼,懸掛後可在救援地圖上進行定位標註。
深圳東部集聚大量山海徒步資源,大鵬新區早年已建立、完善包括七娘山在內的立體救援地圖指揮體系,並在遊客遇險頻率最高的東西涌海岸線建立間隔500米、綿延6公里的十多根標距柱。大鵬、鹽田警方也因地制宜組建了山地救援力量,為戶外運動保駕護航。值得注意的是,戶外活動均存在風險,無論「老驢」還是「新驢」,行前一定要做好攻略、查看軌跡,備足裝備,結伴並量力而行。(深圳特區報 戚金城)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