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一清明,一歲一追思。據了解,近年來,深圳在殯葬服務上不斷探索前進,推出基本費用減免成就惠民殯葬,實施「蓮池計劃」解決治喪難題引出公益殯葬,組織開展骨灰海葬、樹葬等生態葬活動,打造智慧殯葬,着重樹立新時代生態文明殯葬新風尚。數據顯示,殯葬改革11年,深圳共計免除基本殯葬服務費約3.33億元。
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全免 惠民殯葬得人心
殯葬改革讓殯葬文化從傳統習俗中「破圈」,成為一種文明的態度。深圳,是改革之城,是創新之都,數年來始終在殯葬領域中細細感知民需,現已實現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全免,做到申請「零門檻」和服務「全覆蓋」。其中,基本殯葬服務不分戶籍,費用最高可減免2200元。
「殯葬事」是人民群眾的「身後事」,也是逝者與家屬「人生大事」。深圳市殯葬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從2012年6月15日起,實施《深圳市免除殯葬基本服務費用實施辦法》,在全省率先為全體居民實施基本殯葬服務免費。2022年,深圳修訂了《深圳市免除殯葬基本服務費用實施辦法》,免除殯葬基本服務項目由原來8項增至10項,減免費用標準由原來2030元提高至2200元,免費標準位居全國前列。十一年來共計免除基本殯葬服務費約3.33億元。
此外,深圳市為進一步優化殯儀服務業務、簡化辦理流程,積極推動智慧殯葬系統V2.0上線運行並持續優化,將大數據功能引入殯葬業務辦理,市民可通過i深圳APP進入「智慧殯葬」系統,完成自助報喪、自行購置殯葬用品與服務項目、祭掃預約、骨灰生態葬預約等事項,並實時查詢服務進度,進行評價反饋,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圖源深圳市民政局
公益殯葬解決「身後事」難題
生命逝去是人生的終點,困難群眾能否體面無憂地送親屬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準。2014年來,深圳堅持實施「蓮池計劃」,致力於資助經濟困難和特殊群體,為不少特困群眾捎來福音,解決了他們為家屬治喪的難題。
一直身患疾病的李先生在病情惡化之際離世,家人因經濟難題在為其舉辦喪事上有心卻無力,深圳殯儀館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當即向家屬引薦了「蓮池計劃」,並指導他們申請辦理。「很感謝政府能夠照顧到我們,看見工作人員幫忙洗護穿衣、整理遺容,給了父親一個體面的儀式,讓我們子女正式和他道個別,這個過程值得我們一輩子感恩,真的非常感謝。」
據介紹,「蓮池計劃」由深圳市殯葬服務中心和深圳市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會共同發起設立,精準劃分資助類別,除了為經濟困難群眾提供資助減輕經濟壓力,還對器官捐獻者和失獨老人提供貼心殯葬服務。同時,深圳市民政局針對低保、五保、重度殘疾人的生活實際困難及其他特殊情況,在十項基本殯葬服務之外,如清理洗身化妝等必要支出,予以特別免費,切實解決困難群眾人生最後一站的急難愁盼問題。
逝者回歸自然 生態殯葬漸成風尚
3月22日,深圳市第47次海葬、吉田園第16次樹葬活動如期在大鵬灣海域舉行。本次參與海葬的骨灰共有393具,參與樹葬的骨灰共133具。至此,深圳市已累計舉辦47次骨灰海葬活動,16次樹葬活動,近4萬具骨灰或撒向大海,或長眠於樹下。
生態葬的現場,逝去的親人或與清風做伴,或與碧波為鄰,欣茂枝芽和粼粼海浪都是他們生命的延續和象徵。倚在船邊的張女士談起為父母海葬的緣由:「將骨灰撒向大海是父母生前的願望。因為我們家姊妹四人生活在國內外的四個城市,千條江河歸大海,我們姐妹就可以在不同的江河去祭奠我們的父母了,而且我還有種感覺,父母離我更近了。」
2018年,《深圳市節地生態安葬獎勵辦法》出台,具有深圳戶籍的逝者骨灰海葬和通過撒散、深埋等不保留骨灰、不留標識、不單獨留名的海葬、樹葬等生態葬式,可獲得相應的獎勵。其中,骨灰海葬按每具骨灰3000元的標準予以獎勵;其他節地生態安葬按每具骨灰1000元的標準予以獎勵。此外,為了大力推廣節地生態安葬,2021年11月份起,深圳市開始常態化開展海葬活動,全年接受報名,不限時間,達到一定數量便開展海葬活動,以滿足市民的需求。(深圳新聞網記者 林玟珊 通訊員 深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