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濃度連續三年以年均10.3%的幅度顯著改善;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首次超過80%,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優良水體比例首次達到100%,率先破題源頭替代企業豁免末端治理設施……在全國首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國家戰略落地的2022年,山東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湧現了多個全國第一,綠色底蘊愈顯深厚。2月7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侯翠榮等人介紹了山東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據悉,經過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推進落實,山東主要環境指標持續大幅改善。侯翠榮介紹,2022年,山東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6μg/m³,同比改善7.7%,6個地級市PM2.5平均濃度達到環境空氣質素二級標準;環境空氣質素綜合指數平均為4.17,同比改善4.8%;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73.2%,同比改善2.1個百分點。全省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3.0%,優於國家下達的年度目標15.7個百分點,在上年度改善幅度全國第一的基礎上,又同比改善了5.2個百分點;V類及以下水體連續兩年保持清零。濟南、淄博、棗莊、濟寧、泰安、菏澤6市國控斷面年度水質實現「全優良」。全省79處列入國家「十四五」考核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生態指標改善的背後,是治污工作的抓實推進。據悉,通過實施夏季臭氧污染治理幫扶行動,山東全省累計1.5萬家(次)涉VOCs企業完成治理設施提標改造;通過開展汛前河湖水質超標隱患排查整治和冬春季水質保障行動,發現並整改問題4142 個;全省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超 過90%,其中黃河流域完成率達到95%;入海排污口已整治完成99.8%,提前超額完成80%的年度整治目標任務;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將1924家企業納入名錄管理;新增5597 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500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全域啟動「無廢城市」建設,9個地級市市入圍「十四五」時期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本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山東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湧現了多個全國「第一」:在全國率先公開發布美麗山東建設規劃綱要;在全國率先出台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全省累計233家重點排放單位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成交額56.09億元,佔全國累計成交額的半壁江山(53.55%);在全國第一個出台金融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環保產業企業數量達到全國第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數量和案值均為全國第一;在全國率先實現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全覆蓋、全兌付;印發《低揮發性原輔材料替代企業豁免揮發性有機物末端治理設施實施細則》,源頭替代企業豁免末端治理設施機制,在山東率先破題。(記者 侯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