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浩勝 深圳市地名學會會員、深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很多人知道,寶安縣是深圳市的前身,而寶安,也是深圳這塊土地最古老的名字。
但是,在1913年前的一些詩集、史料中,寶安卻不是指現在的深圳。這又是為何?
寶安緣由
公元317年,西晉滅亡,晉皇室衣冠南渡,嶺南移民開始增多。隨着人口的增多,嶺南分郡勢在必行。在東晉建立的第14個年頭,南海郡一分為二,在東部和南部分設東官郡。
寶安也是在此年從番禺縣分設出來,轄今東莞、深圳大部、香港、澳門、中山和珠海大部分,地跨珠江口兩岸。作為東官郡的首縣,寶安縣城南頭同時也承擔了郡治的功能。 寶安名字的由來,最廣泛的說法是源於縣境內的寶山。
康熙《新安縣誌》中的寶山
《廣州府志》記載:「寶山,在城北八十里,寶安縣以此為名。」《新安縣誌》亦有記載:「邑地枕山面海,周圍二百餘里,奇形勝跡不一而足,而山輝澤美,珍寶之氣聚焉,故舊郡名以寶安。」
寶山位於今天東莞市的黃江鎮及樟木頭鎮,主峰海拔486.9米,凌空挺立,蔚為壯觀。據考證,寶山之寶,乃是銀礦,古代曾在此開設銀場,挖山取寶,故曰「得寶而安」,以寶安作為新縣的名字。不過,此處銀礦元朝時已接近枯竭。元大德年間,莞城人鄭文德曾上書元成宗,言道寶山有銀礦可煉銀,朝廷便派人來勘察,結果失望而歸。
除產銀礦外,寶山自古還以瀑布而揚名。在宋代,便有詩人張登辰寫下《夜宿寶山》記敘寶山瀑布盛景,詩雲:「堂虛四壁風蕭騷,山激萬竅聲嘈嘈。」瀑布常年沖蝕,崖下大石被磨出大坑,形如巨甕,水花從甕中濺出,如芙蓉花一樣,「寶山石甕出芙蓉」的名聲不脛而走。
康熙《新安縣誌》記載的「寶山石甕」詩
清代是寶山風景全盛期,當地人自立了古剎、石甕、靈鳥、仙床、龍潭、石井、廚洞、松徑等八景。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寶山大部分的人文景觀不復存在,不過山色秀麗依然。
改名東莞
時間來到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叛變,史稱「安史之亂」。兩年後的至德二年(757),登基不久的唐肅宗李亨十分憎惡安祿山的名字,下令全國帶「安」字的地名進行更改,寶安縣改名東莞縣,縣城也同時遷到到涌(今東莞莞城),這是寶安縣以東莞命名之始。
東莞名字的由來則有多種說法。較為普遍的看法為「莞草」說。天順《東莞縣誌》記載:縣名,莞草名,可以為席,邑在廣州之東,海傍多產莞草,故名。就是說,此地靠海,盛產莞草,而且位於廣州之東,故名東莞。而東官郡也是曾被稱為「東莞郡」。
天順《東莞縣誌》對東莞的釋名
也有一種說法,東莞之名脫胎於舊郡名「東官」。而東官之名則源於舊番禺鹽官。南海郡的番禺鹽官與蒼梧郡的高要鹽官,為嶺南所設的兩處鹽官。有人認為,兩處鹽官在地理位置上一東一西,所以番禺鹽官即史籍上所稱的 「東官」,番禺鹽官的駐地即在「東官(莞)場」。
東官郡轄區示意圖
東莞(官)之名來源還有「僑郡」一說。東漢末年,曹操從原來山東地區的齊郡、琅琊郡中分出土地,設置了東莞郡。有學者認為衣冠南渡後,東晉便在當時的南海郡僑置「東官郡」。然而,東晉南朝時期,在當時的政治中心附近已有三個僑置東莞郡(晉陵僑置南東莞,徐州僑置北東莞,安宜縣僑置東莞郡),統治者又何必在被視作南蠻之地的嶺南再僑置一個東官郡呢?因此源於山東的東莞郡一說,筆者認為說服力並不強。
無論如何,至此開始,在官方稱呼中,東莞縣就此取代了寶安縣之名。但寶安之名就此就沒人再提起嗎?當然不是。
留在民間的「寶安」
雖然在唐朝時就改名東莞縣,但很多人還是習慣稱此縣為寶安。除了有懷舊之情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東莞鹽場的存在。東莞鹽場位於現在的西鄉南頭一帶,而此處的鹽官也不歸東莞縣管理,到了明朝,隨着東莞守御千戶所及所城的建立,此時的東莞縣轄區內存在有兩個「東莞城」,一個是東莞縣城,而另一個則是東莞所城。
《永樂大典》上的東莞縣之圖,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莞深港地區地圖,圖上記載有東莞所城與東莞縣城
筆者認為,「南頭」地名的誕生,亦有可能與這兩個「東莞城」有關聯。在本地話中,「頭」有指代方向的意思,南頭或許是「南頭(南邊)那個東莞城」的意思。萬曆《武功錄》上載:「惠州以同知一人,春冬屯碣石,夏秋屯海豐;潮州以同知一人屯潮陽;雷州以同知一人屯通明;廉州以同知一人屯永安;瓊州以同知一人屯海南;廣州以同知一人屯南頭」上述所屯地名中,不是縣名就是衛所名,唯南頭例外,這有可能是作者為了避免歧義而用南頭取代東莞(所),畢竟當時既有東莞縣城,亦有東莞所城。
萬曆《武功錄》上的記載
文人習慣稱東莞為寶安,在東莞縣一些舊志上可見一斑。莞深港三地現存最早的縣誌是天順《東莞舊志》,據史料記載,三地最早的縣誌則為元代皇慶元年(1312)四川資州人郭應木與東莞亭頭人陳庚一起修的《寶安志》。沒錯,這本元朝東莞縣的縣誌以寶安為名。 明朝永樂年間,東莞人莊恭(皇崗水圍莊氏的先祖)、陳義在續修縣誌時,也是沿用舊志之名,取名《寶安續志》。到了正統年間,東莞知縣聘請退休了的原南京禮部侍郎陳璉纂修縣誌,定名《東莞縣誌》。至此,之後的東莞縣誌都叫《東莞縣誌》,不再以寶安為名。但陳璉在《東莞縣誌》的序言中依然寫:「因念寶安為廣壯邑,地大物夥,文獻之盛於古昔,志之修其可後乎。」
《羅浮志序》陳璉署名為寶安陳璉
陳璉不止這一次給書籍做序時用寶安來代替東莞,在《羅浮志序》開篇,他就說:「予家寶安,去羅浮百里而近。」陳璉還編輯過一本書籍,收錄了東莞當地詩人的詩集,取名叫《寶安詩錄》。在陳璉的文集《琴軒集》裏收錄不少他給東莞縣一些大家族的族譜寫的序,這些序里有不少註明為寶安,比如寶安椎山黃氏、寶安趙氏、寶安何氏等。因為被冠寶安之名,很多資料都把這些家族當成是深圳的,有些機構甚至會畫蛇添足,將「寶安」改為「新安」。
明朝時期,東莞縣評出了八景,冠以寶安八景之名。而這八景,都在今東莞市境內。陳璉、陳靖吉均有《寶安八景詩》流傳於世。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東莞知縣郭文炳將自己的俸祿120兩捐了出來,在莞城德生橋之東(今東莞中學南區西南角)建了一家義學,取名為寶安義學。雍正十二年(1734),知縣沈曾同將寶安義學遷至衛守舊衙(今東莞中學北區正門西部),改名寶安書院,並撰寫了《寶安書院碑記》。同治七年(1868),有東莞商人在新安縣城設立商會會所,名曰「東莞會館」,而此會館有另外的稱呼——寶安公所,現南頭古城內重建的東莞會館裏,仍有修建「寶安公所」時的四塊石碑。
民國七年(1918)所刻的寶安古墟碑(圖源於「荔香大朗」)
直到民國初年,在大朗鎮水口村與蔡邊村交界處的保安古墟,依然寫作「寶安古墟」。上世紀30年代,東寶兩縣爭奪觀瀾墟時,東莞在寫給省里的公文時,還略有不滿地表示,「查寶安縣名,系東莞舊稱」。
「新安」亦是「寶安」
明朝中葉,東莞縣周域流民盜寇一時猖獗,海賊外患不斷。應地方官紳的強烈要求,萬曆元年(1573),朝廷析東莞縣南部,設新安縣,轄區包括現在的深圳市的大部分及整個香港特別行政區。分置的新安縣縣治位於東莞守御千戶所,也就是現在的南頭城。 新安之名的來歷,現在較為廣泛的說法為源於「革故鼎新,轉危為安」,《新安縣誌》也是取此一說。但有學者認為,應先有新安之名,而「革故鼎新,轉危為安」是後人賦予的縣名含義,新安之意應為「新寶安縣」的意思,以區別舊的寶安縣。
《維則堂黃氏族譜》
因為新安縣是由東莞縣分出去的,因此當時不少東莞人將新安視為寶安故地。在這段時間內,東莞依然有人稱寶安,新安在縣誌中也會提及「寶安舊名」。而在如今深圳許多家族明清兩代老族譜上,也經常可見「寶安」字眼。如《維則堂黃氏族譜》(北頭村)記載,「於元代至元年復遷寶安南頭而定宅焉」(明弘治八年序);羅湖袁氏最早的族譜亦稱《寶安袁氏族譜》(現存有明宣德五年之序)。
清朝時期,新安也有以寶安為名的學校——寶安書院。據《新安縣誌》所載,寶安書院是新安縣建立後最早的一座頗具規模的書院,位於縣城東門外學宮左,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縣丁發棠所建。後日久傾圮廢,嘉慶五年(1800)改建為水仙廟。
嘉慶《新安縣誌》記載的寶安書院
民國三年(1914),新安縣由於與河南省新安縣重名,改回1100多年前的古縣名寶安。從此時起,寶安縣就成為1573年成立的新安縣的「新名字」,而東莞那邊也漸漸地沒再用寶安指代自己,大朗的「寶安墟」最終也變成了「保安墟」。
由於兩縣歷史上關係密切,所以直到1949年以前,寶安縣還經常被拿來與東莞綁在一起,被稱為「東寶」,有「東寶抗日游擊隊」、「東寶工農革命軍」、「東寶行政督導處」等。甚至1950年11月,寶安縣成立第一個僑聯機構時,也叫「東寶歸國華僑聯誼會」,到1952年3月才更名為「寶安縣歸國華僑聯誼會」。
位於深圳市光明區下村小學的東寶中學舊址
東寶中學系東寶行政督導處創辦的一所抗日民主學校
寶安這個名字,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一帶的原居民(指祖先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前已在新界各村定居者以及其後人)來說,也是融入到他們基因裏面的。直到現在,新界的原居民的祖籍一欄,仍會被寫作「廣東寶安」。
1979年,國務院決定,撤寶安縣,成立深圳市;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次年復置寶安縣,轄深圳市除特區外的其他地區。1993年,寶安縣再次撤銷,成立寶安區及龍崗區。
做個假設,如果沒有安史之亂的話,非常大的可能,現在的東莞會叫寶安,而寶安會則因東莞鹽場以及東莞守御千戶所之故,被叫做東莞。當然歷史不能假設。
註: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來源香港商報
頂圖:1977年寶安縣地圖(深圳博物館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