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學校合格審定規則》(CCAR-141部)開始實施,自此,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培訓開始面向民營資本及外資開放。彼時,三個城市獲得首批執照,山東青島就是其中之一。在此背景下,由山東航空與港資合辦的青島九天國際飛行學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九天)於當年註冊成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如今,青島九天已在山東形成了三基地、四機場的可觀規模,針對更長遠的發展規劃,青島九天校長朱兆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青島九天自建的通航機場已於臨沂平邑完成選址工作。
「當時,山東航空在青島推進民營航校的落地工作,並對外招商引資。」朱兆彬表示,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們來到了山東,「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學校的創建十分順利。」
作為第一批民營航校,青島九天起初可以借鑒的經驗很少,可以利用的資源亦然。回首十餘年前的情景,朱兆彬用「缺」字概括。
「以教練為例,當時內地僅有少數幾家大航校有教練,我們可以聘請的專業人士幾乎為零。」朱兆彬表示,為了解決燃眉之急,青島九天從美國請來了一批飛行教練,「引入外籍教練需要辦理專家證,得益於山東有關部門便捷的政務服務,此過程十分順暢。」
除了教練,機場資源的短缺也困擾着當時的青島九天。「除了地面的模擬飛行,每個學員還需要累計在空中訓練200學時。」朱兆彬表示,經過多年來與山東多地的合作,目前青島九天已經在山東日照、濱州、菏澤、臨沂四個地市擁有三個基地、四個機場,每年可滿足6萬到8萬小時的飛行訓練。
創業時的篳路藍縷,內化成為了青島九天進取的精神內核:買飛機,盤活閑置機場,自費培養飛行教練,與省內院校合作,收購美國航校IASCO、吸收先進經驗,建設國內目前僅有的民營航校自建考試中心……如今的的青島九天,已然成長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民營航校中的佼佼者。
但青島九天的腳步並未停歇,「我們現在正在和香港的院校洽談對接歐盟航校標準的事宜。」朱兆彬表示,香港的院校有意申請飛行技術專業,而青島九天國內外優質的基地資源可以助其解決香港缺少訓練基地的障礙,「如果順利,內地學生可以此為機遇,進入香港及國外航空公司,同時,我們也打算推動內地和香港學員在學習、就業等方面的雙向流動,將香港的優秀畢業生引入到內地。」
朱兆彬表示,為了保障學員有穩定的飛行訓練時間,青島九天的自建機場目前也已完成選址。據悉,青島九天的這座自建通航機場位於臨沂平邑,佔地500畝,跑道長1200米,總投資約4億元,每年預計可滿足4萬到5萬小時的飛行訓練,「如果後續工作進展順利,預計明年前半年便可動工,明年年底或後年年初便可開飛。」
朱兆彬告訴記者,平邑機場建成後,在滿足飛行訓練的同時,機場也將開發空中遊覽、森林防護、短途運輸等產業,「目前,我們也在積極與國內某飛機製造商溝通,試圖將其部分組裝線引入平邑。」朱兆彬說。
青島九天在山東的發展,可以視作在魯港資企業的縮影。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一直是山東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和主要外資來源地。截至2021年底,山東省現存香港投資企業5322家,實際使用港資659.6億美元,佔全省利用外資的61.3%。
從投資方向看,港資投資逐漸由房地產、製造業等傳統領域轉向金融、高新技術等新興領域,這顯示出香港資本在內地的多元化發展,更是看好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成色」。(香港特區政府駐山東聯絡處 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