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深圳市統計局發布最新統計數據,其中,工業方面的數據備受關注——1-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和1-9月持平。作為全市經濟之本,深圳工業生產持續增長,呈持續恢復勢態。
工業發展的積極態勢,同樣受到央媒關注。
新華社發表的《惠及百萬家企業 穩住工業「壓艙石」——深圳5個「30條」落地觀察》指出:工業是深圳經濟發展中的「壓艙石」。深圳今年發布5個「30條」中的多項政策舉措,推動穩住製造業「基本盤」。「多重機制保障下,新的『深圳加速度』正在一些工業領域顯現。」
本周,圍繞深圳工業發展的積極信號陸續釋放。
↑升
深圳的工業發展,有總量的「增長」,也有質量的「提高」。
在1-10月經濟發展成績單上,深圳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顯示深圳經濟「新動能」強勁。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智能手機、民用無人機產量分別增長212.7%、124.4%、35.4%、31.4%。
而本周出爐的第21屆深圳企業創新紀錄中,也是滿滿的「精」和「新」。申報項目中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的項目11項;涉及授權的發明專利項目126項,佔比超六成;打破壟斷、填補國內技術空白項目19項;5家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2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5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新動能強勁的同時,深圳也正推動製造業整體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龍崗區,傳統製造業雲集,而產品大到家具、小到眼鏡,深圳傳統優勢製造業的各家企業,不斷進行創新,開拓智慧化的生活方式,推動行業朝智能化轉型升級。在剛剛發布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報告(2022)》中,龍崗再次位列全國工業百強區榜首,實現「五連冠。
這便是深圳全市製造業追求先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同在本周發布的《先進製造業百強市五周年巡禮暨先進製造業百強市(2022)研究報告》,選取全國293個地級市為樣本,圍繞創新能力、融合發展、經濟帶動、品牌質量和綠色集約五個維度,對各城市先進製造業發展情況進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報告顯示,深圳繼2021年後,再次位列先進製造業百強市首位。
↓降
企業發展的「質」「量」雙升,還得益於自身負擔的不斷下降。
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深圳多部門不斷下大力氣:
通關方面,海關部門積極優化跨境貿易通關服務,前置申報以及繳稅等環節,壓縮貨物在港區停留時間,出口貨物庫內停留時間縮短30%。1—10月,深圳機場外貿貨運吞吐量64.0萬噸,同比增長21.5%。
供電方面,深圳積極通過開展工業園區轉供電改造實現終端用戶轉供電改直供電、加強臨時性電費補貼、落實分享低價電源損益政策等措施,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預計2023年可降低全年用電成本約40億元。
社保方面,推出社保費「緩」「返」「降」「補」等紓困政策,截至10月底,已為企業減負220.8億元;降低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助力企業平穩發展。此外還持續加強技能人才的培養獎補力度。
產業空間上,深圳積極開展優質產業空間供給試點改革,提供更優質的產業用地空間,為企業降低用房用房成本,助力重點產業在深發展。
金融機構也多措並舉,大力實施「銀行減免+政府貼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大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提質降本,深圳市場主體蓬勃發展。
近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數量突破400家的里程碑。據報道,這400家A股公司中,所屬申萬行業佔比最大的是電子行業,共有102家公司;其次是計算機43家公司;再次是機械設備32家公司。另外,在電力設備、建築裝飾、醫藥生物、房地產、通信行業中都有不少明星公司。
「高精尖」則是深圳400家A股公司另一大特色。在這400家公司中,集聚了90家戰略新興產業公司,其中有超過50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而在專精特新領域,也有84家公司。
而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和專業領域,深圳引領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行業展會在深舉辦便是最好的例證——本周,海博會、醫博會、物博會等重磅行業展會在深開展,不僅拓展深圳在海洋、醫療等方面的布局,還提供了多領域交流合作平台,引領各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向前
製造業處於工業中心地位,深圳堅持製造業立市之本。
11月26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製造強國建設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的工作要求,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
會議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從政治、全局、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深圳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的重要動能,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不斷增強深圳製造業全球競爭力,建設強大的製造能力、創造能力、要素整合能力和完善的生態系統,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先進製造業中心,為建設製造強國展現深圳擔當、作出深圳貢獻。
深圳也正不斷搶抓機遇,投資未來。本周,繼續有多個區舉辦招商大會,吸引重點產業項目簽約落地。深圳衛視記者注意到,近來各區結合自身產業發展特點,不斷在各領域加深布局,讓更多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落地深圳,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下足「工」夫,深圳不斷「製造」奇蹟。(趙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