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鄉俗紀聞】古老「圍頭例」盡顯後人孝心

【鄉俗紀聞】古老「圍頭例」盡顯後人孝心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2-07-24 11:25:42 來源:香港商報

   中國人重禮,周代以降,吉凶軍賓嘉五禮深受重視,其中的凶禮,亦即喪禮,人們更不會草率處理。新界的圍村雖日漸城市化,淘汰不少舊俗,但喪禮白事所行一套,跟市區截然不同,保留很多農村古例,鄉民稱之為「圍頭例」。

   時間更充裕 功德更齊全

   香港原居民分有四個語言族群,歷史最悠久的就是圍頭/村人(本地人),時至今日,本港市區的喪禮,雖早已大幅簡化,但圍村人遇有白事,仍多肯採用 「圍頭例」,甚至千叮萬囑中介公司要找懂得做「圍頭例」的喃嘸先生。

1.jpg

   圍村喪禮在村口搭建喪棚拜祭。

   圍頭人設喪,場地選擇較城市人多,他們不一定要到殯儀館,因不少鄉村像上水、粉嶺、新田、洲頭、松柏塱、山貝、屏山、西貢、長洲和上水鐵路站旁等都附建有孝思亭,可供鄉民租用。如鄉內沒有類似建築,村民便會在村口(指定位置)搭建臨時喪棚(竹棚或帳篷),以便親友拜祭。

   相對於殯儀館侷促和限制多多的環境,孝思亭和喪棚無疑更能讓圍頭例有所發揮,像出殯前守夜的打齋儀式,因時間充裕,功德便可以更齊全,除毋懼殯儀館關門,可做到夜深;燒紙紮也不用因遷就其他 「用戶」,每每在經文尚未唸完時,便得倉卒起行,不合情理!

2.jpg

   圍頭例會請尼姑在先人下葬時誦佛經,而非喃嘸先生。周樹佳提供圖片

   「走五門」喃嘸戲早已罕見

   喪禮的儀式分有世俗和宗教兩部分,世俗例非常繁雜,細節上各村有各村的傳統,但一般都是環繞「禁忌」二字而行,儀式的執行只在趨吉避凶,像出殯後,子孫都要擺「長命碗」回家,好討個意頭,男的十隻,女的五隻,較疏的就一隻。送先人上山後,親友落山便要摘一塊綠葉傍身,象徵去穢,但此葉在入村前就要拋掉,以免不潔隨行。落山入村則一定要繞道而行,不可回走送棺木上山的舊路,因為有 「死人

尋舊路」之諱等等。

3.jpg

   圍頭喃嘸做招魂,子孫都跪在家門前,中間用草蓆包圍的是先人的臨時靈位。

   在宗教儀式上,圍頭人都會聘請圍頭喃嘸做事,因他們就是「圍頭例」的專家和精神支柱。由於限制較少,圍頭打齋的內容無疑較市區的豐富,其流程鋪排也合理得多,其中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套「走五門」的喃嘸戲。在儀式中,喃嘸先生粉墨登場,扮成土地公和地藏王,又唱又做30分鐘,縱然筆一直都聽唔明師傅唱乜,但孝子賢孫排成一行,在尾聲捧著先人靈位,隨着喃嘸先生逐一穿越東南西北中五方地獄門(現場臨時布置),各人的孝心苦心,在此具體表現,旁人還是能意會到的。

    作者介紹

    周樹佳,曾當編劇記者,如今是香港史地掌故研究者、民俗文化課程導師。著有《香港名穴掌故鈎沉》、《李我講古》系列、《香港民間風土記憶》系列、《香港諸神》、《鬼月.鈎沉》等二十餘書。

責任編輯:鄭嬋娟 【鄉俗紀聞】古老「圍頭例」盡顯後人孝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