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0 15:21:42 來源:香港商報網

    艾偉

    第一次知道饒宗頤先生是多年前在畫家王大平的畫室。他的畫案對着一幅水墨肖像作品,題款為《國學大家饒宗頤先生》,王大平用了極簡的手法,整幅畫只有饒先生一張專注的布滿皺紋的蒼老而不乏童趣的臉,然後從左下部橫空伸出一隻手,一隻握筆的手,然而連筆也省卻了,手和身體幾無連接處,卻讓觀者感到和人物渾然一體,感到饒先生書寫或作畫時的神態。

圖片1.png

    一顆清矍的頭顱和一雙蒼勁而柔軟的手,這幾乎概括了饒先生身體最重要的部位。在這顆大腦中裝了太多不為公眾所知的極為冷門的知識體系,而那握毛筆的手創造出了一個為人們熟知的視覺世界。這是王大平神來之筆,他顯然對饒宗頤先生極為了解,饒先生畢生研究的東方藝術,而東方藝術的精髓不在繁複,而是在簡約中展示複雜性,畫氣不畫形,意到筆不到。

    饒宗頤先生是潮州人。這次去潮州,我對饒宗頤先生已有相當的了解。他曾是我們杭州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他之前的社長是啟功先生,啟功先生仙逝後,這個職位空缺了六個年頭。饒先生當選社長可謂眾望所歸。

    西泠印社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年,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一百多年來自成獨特而深遠的傳統,具有國際性的影響力,歷任社長吳昌碩、沙孟海、趙朴初等都是精通各類學問、望重德高的名宿鴻儒,西泠印社因此對社長的遴選有相當嚴苛的標準。饒先生逝世後,至今西泠印社社長之職空缺著。

    作為一個居住在杭州的人,這次到潮州因為饒宗頤先生的存在而倍感親切。從機場去住地的路上,接我的小餘一直在講潮州的民風以及宗教。潮州人講的是閩南語,他們是廣義意義上的閩南人,其祖先應該是西晉戰亂時北方家族「衣冠南渡」遷居至此的。至今潮州人的方言帶着古音。什麼樣的語言當然會生出共同的文化連接,這裏的人拜馬祖和各種各樣的「老爺」。每個村子都有一尊「老爺」,是各種各樣的神,有拜關公的,也有拜孫悟空的。小余說,要是村子裏死了人,這家人就要去「老爺」那兒報備,報備是葬禮必不可少的儀式。在潮州人的信仰里,死後親人的靈魂都歸「老爺」管。這種信仰更多傳承了道教傳統,當然在中國道釋一般是相互融合的,並不那麼涇渭分明。潮州人的這一文化特色,歷經朝代更迭,今天依舊得到完好的保存。

    為避戰亂而遷徙是迫不得已,但即便是戰亂也不是人人願意遷徙的,這些遷徙者的血液里必定帶着某種冒險的基因。遷徙之地山高水遠,生存環境一定不會太好。好地方早已被人佔了。在偏遠地帶,要生存便要拓展,潮州面潮大海,潮州人便拓展到了東南亞一帶去了。如今天下潮州人分成兩半,一半在海外,一半在神州。海外的潮州人一樣完整保存著自己的信仰,保存著自己的文化傳統。

    自然問起潮州城是否還有饒宗頤先生的舊居,小余說,饒宗頤先生就出生在潮州舊城,現建有饒宗頤先生學術館,是新建的。又說,大商人李嘉誠也是潮州人。小小的潮州城,出一文一商,成了各自領域的翹楚,看來是人傑地靈之所了。

    潮州的饒宗頤學術館可以得見饒宗頤先生的學術成就。饒先生從小聰穎好學,12歲就寫出「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園須脫俗,樹欲古、竹欲疏」這樣的風雅對聯。16歲開始續編《潮州藝文志》。20歲作為主修者之一編纂民國時期的《潮州志》。之後,學術生涯從未間斷,先後貫穿六十餘年,他的治學領域包括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宗教學、敦煌學、目錄學、藝術學、詩詞學、楚辭學等十四個門類。在首層展廳上,立著一個醒目的「饒宗頤先生學術研究上的五十項第一」,其中包括目錄學上率先編著詞學目錄和楚辭書錄;治楚帛書之第一人;率先把印度河谷圖形文字介紹到中國;首輯《全明詞》;首次編錄新馬華人碑刻,開海外金石學之先河等等。他還懂得八種文字——包括近乎「天書」的巴比倫古文和印度古梵文。這些學問和成就其艱深程度不是公眾可以了解的了。這種曲高和寡的學術旅程沒有一顆沉靜的心,沒有坐破冷板凳的意志,恐怕是難以做到的。

    沉靜的心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在饒宗頤先生的學術年表中,我注意到一個時間點,一九四九年在《潮州志》出資人方繼人的挽留下,饒先生定居香港。這成為饒宗頤一生的轉折點。他由此避開了內地政治運動的干擾,而能潛心於學術研究。他的同鄉李嘉誠去香港要早得多,1939年剛讀初中的李嘉誠與家人輾轉到香港,最初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家裏。要到1953年李嘉誠才開始投身到房地產領域,開始他作為商業奇才的傳奇人生。

    二層展廳有很多饒先生書畫真跡。中國書畫的神奇之處在於寥寥數筆便可見出一個人的修為、學問以及個人心性。從饒先生的這些丹青中,我們可以見出一顆慈悲安詳的內心以及高古質樸的審美品格。

    香港成就了李嘉誠,也成就了饒宗頤。就如饒宗頤日後回憶所說:「香港這個地方,從地圖上看,只是小小的點兒,但是它跟中國學術的關係實在是非常大的,跟我今天的成就也有非常大的關係。我經常說,是香港重新打造了一個饒宗頤。」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一代一代的潮州人,一路向南,穿越海洋討生活。而饒宗頤和李嘉誠只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還有很多潮州人,他們在異地開拓著自己的生活,但他們的共同之處是身處異地總是回望故鄉,這或許是他們總是慣於自己的美食、永不丟棄自己的傳統的原因。

    在飯桌了,有潮州人說,潮州這地方很奇怪,潮州人在本地是一條蟲,到了外面就是一條龍。許多別的地方也有類似的說法,那些地方的人同樣抱怨本地人在本地的不出息。這話其實不完全準確。一個地方資源畢竟有限,人只有面對更大的舞台,他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好在潮州人的血液里有一種祖先帶來的闖蕩氣質,大海也為他們提供了無限的夢想和可能性。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