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一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一季度央企經濟效益穩步提升,近六成企業凈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社會貢獻進一步彰顯。專家認為,央企能夠在今年一季度實現逆勢增長,主要還是有關方面早動手、早布局,延續了去年底的態勢。不過,由於三月、四月國際局勢和疫情原因,未來央企或將遭受較大壓力,保供穩價或將是當務之急。
提前布局實現較快增長
近日,有數據顯示, 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凈利潤4723.3億元,同比增長13.7%,近六成企業凈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179.3億元,同比增長14.6%。彭華崗表示,一季度中央企業上交稅費7348億元,同比增長20.9%,明顯高出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增速。中央企業在全力保障能源電力供應,高質量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馳援吉林、上海等地抗擊疫情等方面也是積極作為,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一季度,央企為何能實現較快增長?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國家針對央企提出了「開門紅、開局穩」的目標,提前謀劃、布局了一批項目,早動手,延續了去年年底的態勢,在「十四五」期間的很多項目都提前開工了,因此一季度央企實現了較好的增長。分行業看,央企中石油、天然氣、軍工等一些行業發展較快,動力也很足,但也有一些表現不佳的,如航空、物流和旅遊這些行業,這反映受疫情影響的兩極分化狀況。此外,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價格上漲、物流壓力,也都給部分央企造成了一定壓力。
未來央企增長恐承壓
實際上,受俄烏衝突、疫情演變等外部因素影響,中央企業經濟運營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存在着很多困難和挑戰。李錦認為,從三月開始,部分央企受到負面因素的影響就已較大,到四月的話這一狀況會更加明顯,基本上應該是下降的趨勢。因為這段時間,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都受到了疫情的打擊,俄烏局勢又使得進出口受到影響,基本可以預料中國經濟今年二季度要保持去年同期的增長是難度較大了,所以央企的表現也將有所下降。在這樣的形勢下,穩增長仍然是央企的第一要務,央企應該統籌抓好生產經營和疫情防控,強化科學精準防控,完善應急預案,抓細抓實防控舉措,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在進一步做好穩價保供的同時,科技創新也不可放鬆。
此外,近年來,由於疫情、貿易爭端和國際局勢等問題,民企普遍承壓,資金鏈斷裂的現象比較嚴重。今年民企受到的壓力只會更大,因此目前民企的處境仍然值得關注。(記者 伍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