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遭遇第五波疫情衝擊以來,中央政府高度關注香港疫情動態,惦念香港市民生命健康安全。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決定在落馬洲河套地區援建應急醫院和方艙醫院,深圳承擔這一援建任務。
時間就是生命!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在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統一指揮下,中央各有關部門和廣東省密切配合,統籌大量優勢資源,多措並舉、多線並進、多點突破,全力以赴支持深圳承建,不斷加強與香港特區政府溝通對接,形成強大合力。200多家參建單位聞令而動,20000餘名建設者逆行出征,投入這場爭分奪秒的大會戰,克服異常艱苦的條件,用短短30天建起一座擁有現代化手術室、放射科、負壓病房等設施的應急醫院。
經過30天爭分奪秒日夜奮戰,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7日竣工交付。
這30天裏,記者跟隨施工單位進駐施工現場。在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的工地上,建設施工的照明燈夜夜不息,記者也有幸記錄了這一項目克服重重困難在30天內完成一期建設的全過程,更見證了「一國兩制」背景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偉大實踐。
1
一橋連深港
百餘米寬的深圳河道,如何承載運輸數以萬計建設者和巨量建設材料?
架橋!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總承包(EPC)中建科工董事長王宏果斷決策。這個大膽的建議迅速向上報告,得到了上級批覆同意。
2月26日清晨,正在秦皇島工程現場的中建橋樑沿海公司董事長趙磊接到建橋通知後,一刻不停,迅速趕赴深圳。當天,共有38名橋樑管理人員從全國各地來到深圳。次日晨,68名管理人員完成集結,打響了戰鬥「第一槍」。沒有地質報告,沒有設計圖紙,沒有施工所需的各類資料;香港側過不去,就調來兩艘200噸的浮吊……他們緊急測繪、連夜設計、現場調整。
與病毒賽跑,用時間搶生命。堅定的信念支撐所有人員克服困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3天全部物資抵達現場,286位施工人員日夜趕工,水上、陸地同時推進,7天後,一座全長159.1米,寬18米、用鋼4200餘噸的鋼棧橋基本完工,飛架兩岸。
「2個月工期縮短至1周,這座橋,是我經歷的項目中時間最緊迫的。」趙磊說,「交橋那一刻,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我們多搶來一天,醫院就能早一天完工,香港市民就能早一天得到救治。」
2
荒灘現奇蹟
機器轟鳴,人聲鼎沸,深港交界的這片荒灘,從過去只有鷺鳥停歇到突然喧囂起來,成為熱火朝天、通宵繁忙的建設工地。
3月6日,隨着臨時鋼棧橋完工啟用,中國建築旗下中建科工第一批200餘名管理人員、1700餘名工人進入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拉開了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大規模施工的序幕。
「以前的工程以年計,現在以日、周計算。」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西拓展處處長莫永昌說,「入行30年從未接過如此龐大、急趕的工程。該工地亦是所有項目中面積最大、工程最為複雜的,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壯舉。」
3月6日 正式開工,3月9日 完成了首個集成式箱體吊裝,3月19日 完成一期病房全部1545個集成式箱體吊裝工作,3月29日 進入聯調聯試階段,4月5日 完工並通過驗收,4月7日 一期正式移交;
項目建設高峰期日均車流量達到2883車次,設備400多台,參建人員2萬餘名,總用工達18萬餘人次,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展示出驚人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3
四方聚微光
講著不同方言,做著不同工種,很多人素不相識,從各地奔赴而來。
3月6日晚,中建三局水電工沈健在廣州的工地接到援建任務後,第一時間叫來了大哥沈剛、二哥沈洋,「能為國家出點力是很光榮的。」三兄弟分別從陝西西安、青海西寧、廣東廣州帶來90名機電和排水施工工人。「和當年會戰武漢一樣,條件非常艱苦,工期也特別趕,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累得一坐下就只想睡覺。」大哥沈剛感慨道。
三兄弟離開家鄉四川,常年分別帶隊在各地做項目,聚少離多。這次跨過深圳河援港,是他們在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項目後,第一次在工地上重聚。
A2工區長郭金池帶着隊伍,從1000多公里外的成都趕來支援。「生命至上,盡力救人」,是他們最樸實的心願。70%的軟地基處理、防疫要求等因素導致工程進度受影響,為了搶回被耽誤的5天工期,他們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
微光成炬,眾志成城。
1天完成4.3萬平米的場平,3天完成1.6萬多立方米混凝土澆築(一期混凝土方量總量約1.8萬立方米),5天完成4000多個箱子拼裝,22天完成通水通電,這樣的速度奇蹟,是一個個平凡但偉大的一線建設者用雙手和勞動造就的。
200餘家參建單位,20000餘名建設者,從祖國四面八方趕來,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晝夜奮戰,用粗糙的雙手、辛勤的汗水、淳樸的熱情,在荒蕪灘塗書寫建設奇蹟,用堅守和付出托起「生命方舟」。
4
援港顯擔當
祖國永遠是香港最強大的後盾。為支援香港抗疫,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醫療隊先後抵達,深圳等內地的防疫物資、民生保障也源源不斷。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緊要關頭,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中央援港應急醫院緊急建設,顯示了中央對香港的關懷、內地對香港的支援,必將載入史冊。」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減災救災聯合會會長楊勤認為。
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副會長、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特聘教授黃浩明認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建設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抗擊疫情的重視與支持、對香港700多萬同胞的關愛和對生命的尊重。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規劃師鄒兵博士認為,中央援港應急醫院建設是繼2020年8月內地支持青衣方艙醫院建設的又一壯舉,從規劃、設計、施工到運營、管理、維護全過程,需要兩地在技術規範、標準、模式、機制、政策等環節實現無縫對接和高效協同,反映了深港兩地共同應對重大公共衛生和安全事件的應急機制趨向成熟完善,體現了「一國兩制」框架下深港合作正向縱深化和精準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7日舉行的竣工交付儀式上,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說,今天懷著感恩的心情,與大家一起見證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的交付。中央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援建隔離和治療設施進一步緩解了香港治療設施的壓力,增強了香港防疫抗疫能力。「我們定會盡一切努力,用好這個承載著中央和內地廣大人民對香港的關心和感情的應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