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近日正式對外印發。《意見》提出八方面29條政策措施,包括提出控制大型綜合體育場館的規模和數量,推動健身場地設施由服務大型競技賽事,向服務老百姓日常健身轉變。推動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多元化發展。
推動健身場地設施向服務老百姓日常健身轉變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30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意見》總結經驗,提出控制大型綜合體育場館的規模和數量,同時推動健身場地設施由服務大型競技賽事,向服務老百姓日常健身轉變,由貪大求洋向綠色生態和經濟實用來轉變,更好地服務老百姓。場館要堅持綠色生態,儘可能耗能低,周邊環境也更加符合生態的要求,讓人民群眾走向大自然,在綠色生態的環境中參加體育鍛煉。
趙辰昕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體育公園的建設,與體育總局共同推動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步道體系。下一步,還將編制戶外運動發展專項規劃,讓人民群眾在祖國錦繡山河當中,在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國家步道中,體驗「足尖下的中國」。
數據顯示,2021年底,中國共有體育場地397.1萬個,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4.1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41平方米,分別比2013年增長了134.3%、71.2%和65.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37.2%。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表示,我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總體來看,我國與體育強國建設與健康中國的目標要求,以及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全民健身需求相比,還存在着不足,還有一些短板。
李建明介紹,國家體育總局將以這次《意見》的出台作為重要契機和抓手,重點推動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將人財物等資源優先用於保障城鄉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在政策上向西部、農村、財政相對比較困難的地區傾斜,優先保障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等各類人群的基本健身需求。
同時,將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在供給內容上,打造多層級健身設施網絡和城鎮社區15分鐘健身圈;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體育賽事活動體系;加強科學健身指導,推廣普及冰雪運動知識技能,鞏固拓展「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等。此外,還將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標準化。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法治化。推動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正在修訂的《體育法》,研究修訂《全民健身條例》,研究制定體育市場管理條例、公共體育設施管理辦法,加強全民健身安全管理。還要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慧化。
全面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李建明表示,要加大公共體育設施的開放力度。一方面擴大增量,第二方面要盤活存量,對公共體育設施加大開放促進力度,每年中央財政都安排專項資金補助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今年會同財政部調整完善了補助政策,從原來補助大型公共體育場館,擴展到中小型體育場館等更多的公共體育設施,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聯動,全面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更多造福大眾,讓人民群眾能夠就近得到健身場地供給。
「『十四五』期間我們計劃統籌利用各類中央資金,在全國推動建設2000個體育公園等健身設施,還要完成5000個鄉鎮街道體育健身設施補短板項目。」李建明說,這樣使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更加公平可及地惠及人民群眾。(記者 張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