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每年均會公布全球城市樓價負擔能力報告,新一份報告顯示,香港連續12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房地產市場,樓價中位數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達23.2倍,相當於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拋離上升至第二位的澳洲悉尼(15.3年)。
該調查是根據截至2021年第三季的房價與收入,比較八個國家的92個主要市場(大都會區)的住房負擔比率,即以一個城市的房價中位數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數計算,數值愈大負擔能力愈差。特別是疫情大流行期間,房屋負擔能力前所未有的惡化。與大流行前的最後一年 2019 年相比,2021年極難負擔的城市數目增加6成,降低中等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人們普遍認為,住房負擔能力的下降正在推高生活成本,從而威脅到中產階級的未來。
在全球92個城市之中,有51個或55%個城市被評為極難負擔,即樓價收入比達5.1倍以上,當中香港繼續成為全球最難負擔(severely unaffordable)的城市,預計要不吃不喝23.2年才能夠置業,情況雖然較2020年的20.7年進一步惡化,亦是該調查以來最高的紀錄。
據報告指,指數急速惡化其中一半原因來自收入降低,亦提及政府公布了「北部都會區」計劃去改善房屋負擔水平,將會容納250萬人居住。至於排名第二的城市則為澳洲悉尼(15.3年),超越了加拿大溫哥華的13.3年。
香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去年9月創下398.1的歷史新高后,在新冠變種病毒肆虐、加上美國啟動縮減買債等因素下,連續多月下跌,但2021年全年仍升3.3%,連續13年上揚。
而今年1月的樓價指數按月跌1.14%,為11個月最低。 隨着第五波疫情自年初爆發至今,打亂了發展商銷售部署,有意置業人士亦因政府"限聚令",影響參觀二手樓盤意欲及安排。
至於美國匹茲堡則為調查涵蓋的92個市場中,樓價負擔能力最佳的城市,房價對入息比率為2.7;美國俄克拉荷馬城、羅徹斯特均以3.3的房價對入息比率為第二最易負擔城市。(記者 周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