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春秋晚期,晉國六卿專權,智氏獨大。智伯先逐範氏、中行氏,後挾晉侯而令公卿,索地韓魏,皆得逞,唯趙不應,遂聯合韓魏之兵擊之。
聯軍勢盛,趙氏不敵。其時,趙襄子與眾謀退計,或言長子城深牆厚,或言邯鄲糧豐物足,然憶及趙簡子臨終遺言,趙襄子曰:長子雖固,勞民傷財而建之,民心難聚;邯鄲雖沃,然族有異心而居之,親者難用。先父曾在晉水之陽築城,周四裏,高四丈,背依龍山,面臨汾河,南憑晉水,北系盂邑,可倚靠也。更以傅說版築之法建之,銅為柱礎,荻為牆骨,急時銅可造兵,荻可制箭,且民心向趙,民風勇武,退守晉陽城當為上策。眾皆稱是。
趙襄子乃移兵於晉陽,但守不出,聯軍圍困日久,卻也奈何不得。一日,智伯眼觀晉水計上心來,遂引水灌之。晉陽“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情急之下,趙襄子遣人暗與韓魏相謀,遂結同盟,反引水灌智營、滅智氏。
後三家分晉,趙國立,即以晉陽為都。
太原有"九朝古都"之美譽,趙國、前秦、北漢以其為都,北齊、李唐、武周、後唐、後晉、後漢則以其為陪都。漢文帝以代王繼大統,李淵父子晉陽起兵,太原更被視為龍興之地。漢武帝時設並州刺史部,治於晉陽, 故有“並州”之稱。
公元723年,唐玄宗升並州為太原府,時晉陽城周四十裏,東西十二裏,南北八裏二百三十二步,由西、東、中三座城池組成,城門24座,規模恢宏,經濟富庶,李白贊其“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
五代十國間,晉陽以山川險固,風俗尚武,土多戰馬,靜則勤稼穡,動則習軍旅,成霸王之資,李克用、李存勖、劉知遠、劉崇皆以此為踞稱雄一方。
公元979年,宋軍久攻乃克晉陽,趙光義怒而焚之,後引水灌之,晉陽城遂毀,太原府降為並州,治於榆次。後移治於唐明鎮(今西羊市街大關帝廟一帶),建太原新城,土城周長十一裏,四座城門而已。1059年,太原升為府治。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並州。宋太原城雖小,然盛名於當世。時有“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之譽。太原知府陳堯佐治汾築柳堤,由是“柳溪夜月”成盛景,文人騷客泛舟於上而詩興發;東山古柏蒼槐茂密挺拔,消夏避暑者絡繹不絕,一時贊曰“錦繡嶺”。
至元朝,意大利人馬可·波羅騎驢並州十日行,眼見城池固,商業興,又見葡萄美酒,綾羅綢緞,驚稱富庶,歎為觀止。
明初立,朱元璋第三子朱棡受封晉地。其岳父永平侯謝成領命建城。初,謝成選址晉陽古城遺跡處起建晉王府,然一夜大風,土木皆傾,遂罷此念,於宋太原府城東北處擇建之。曆四年,晉王府(今太原精營街一帶)建成。
晉王府既成,殿宇宮闈宏麗冠諸藩,謝成再以宋太原城為基礎,自南北東三個方向大規模擴建太原城。
其後,太原知縣曹來宴再造太原城,建成周回二十四裏、高三丈五尺、池深三丈的城池。城池皆用大磚所砌,城牆之上大城樓十六,小樓九十二。城共開八門,東曰宜春、迎暉,西曰振武、阜成,北曰鎮遠、拱極,南曰迎澤、承恩。自此,太原城雛形定。
史載,明太原城由大城(府城)、晉王府二城、南關城、北關城、新堡城等六座城池組成,無論規格還是規模,世無二城。明侍郎王世貞贊曰:“太原城甚壯麗,二十五睥睨作一樓,神京所不如也。”
當是時,兩處皇家王府園林相映生輝,皇華館北之松花坡松柏含煙,南華門東之杏花嶺杏樹遍坡,與城堞危樓攀高低,和宮闕遊廊爭嫵媚,錦繡太原城名重天下。
後戰事頻仍,庭榭損毀,生態遭劫,美景不復,錦繡太原城困厄於中,待時而振。
走進新時代,太原踔厲奮發,兩山又複一片蔥蘢,正所謂九河治理展新貌,一泓清水入畫來;新景逐夢風流在,時代大觀正潮頭。“錦繡太原城”盛景再現之日不久矣,此乃城市之幸,人民之幸。幸甚至哉。(池羽)(圖片由太原市政府新聞辦 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