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今天才知道,原来北京人从不问邻居借这些东西......

2018-09-30
来源:北京阅读季

  2014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是《北京老规矩》,有些考生的语文考试,让这个作文拉了分。

  北京的考生,怎么会不知道北京的老规矩呢?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老规矩已经丢的差不多了,虽然说对于古代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也有很多不该被遗忘的东西恰好被我们遗忘了,其中就有一些“北京老规矩”。

  何谓老规矩?要想知道老规矩,首先得知道“规矩”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简单说:“规”,是做木工活儿画圆的圆规。“矩”,是做木工活儿的曲尺。荀子说:“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荀子是拿这两样工具,打了个比方,意在说明规则和礼法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这个词儿,是从荀子这来的。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燕辽金元明清),还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北京的文化和老规矩,集中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京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下面,阅读君就跟大家说一下北京的一些老规矩。

  起居

  早起一杯茶

  老北京人有早晨起来喝茶的习惯。夜里,把头天喝到肚子里的东西,都排出去了,肚子自然就唱了“空城计”,所以,老北京人早晨起来,不光倒“夜壶”,还要给肠胃补补水,也就是喝早茶。


  北京人有“早起一壶茶,饭后一袋烟”之说。不过,北京人喝早茶,跟广东人吃早茶不是一回事。广东人是“吃”,所谓早茶,就是早点(早餐)。北京人的早茶纯是“喝”。

  北京人喜欢喝的是茉莉花茶。这种茶味道厚重,有浓郁的茉莉花的芳香。高级点儿的花茶又叫“香片”。老北京上岁数的妇人,讲究晚上睡觉前,早晨起来后,嚼几片茉莉“香片”(苿莉花茶)清口。而北京的老爷们儿,也就是中老年男人,则讲究早起喝壶花茶,既可清口排浊,又能提神醒脑。

  其实,北京人喝茶的历史并不长。据史书记载,直到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定都北京,开始大移民,南方人进京成为北京人后,喝茶的习惯才在京城普及。在此之前,喝茶是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的专利。

  上桌

  这里的上桌,特指上桌吃饭或喝茶。

  老北京的家庭,对子女上桌吃饭的规矩极严。平时,晚辈跟长辈是不能同桌吃饭的,按长幼有序的规矩,通常是长辈先吃。长辈吃过之后,才轮到晚辈。例如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饭菜做好,先上桌是爷爷、奶奶,然后是父亲,最后才是子女和母亲。

  因为老北京的家庭守旧,尊崇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所以,爷爷和父亲可以同桌,然后是子女,最后是奶奶和母亲。

  老北京的家庭基本上是“男主外,女主内”,即父亲到社会上谋差事(工作),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父亲在外劳作一天,非常辛苦,晚上回到家,母亲自然会对他格外体恤,先端盆儿温水,洗脸拂尘,然后泡壶酽茶,涮涮肠子,静静心,这才上桌吃饭。

  此时此刻,当晚辈的切忌不能站在旁边,看着长辈吃饭,更不能过去动桌上的饭菜。晚辈这时该玩儿,玩儿;该做功课,做功课。等父亲吃完饭,抹抹嘴,离了桌,母亲这才招呼儿女们上桌吃饭。

  有些老北京家庭,直到现在还恪守这个老规矩。

  不能跟邻居借剪刀

  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老北京,邻里之间的关系,亲如一家。自己家里缺点什么,都可以到邻居家借。

  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坐的椅子不够了,便可以直接到邻居家去借。炒菜,锅烧热了,一看,酱油没了,现买,来不及了,怎么办?到邻居二婶家去借。这在老北京,是常事儿。

  老北京,街坊四邻之间,许多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借。张家二哥要去相对象(跟别人介绍的女朋友见面),但找不出一件像样儿外衣。正好对门王家四叔的儿子,有身儿刚做得的西装,他的身材高矮胖瘦,跟张家二哥相仿,张家二哥跟四叔的儿子张嘴一说,人家没二话,就会把新做的西服借给他。

  但是,有两样东西是不能跟人借的,一样是刀剪,还有一样是香火。

  刀剪,通常指的是切菜的菜刀和做针线活儿的剪子。这两样东西,被家庭主妇视为过日子离不开的家什,但也被视为凶器。

  老北京人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初四,女人是不能动刀剪的,只有到了初五,才可以破戒。所以正月初五,也叫“破五”,为了庆贺女人们破戒,这天家家户户要吃饺子。


  正因为刀剪在家庭主凶(属于凶器),所以北京人不能跟别人借刀剪,人家也不会把刀剪借人。在迷信的北京人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

  另一样不能借的是香火,跟不能借刀剪的寓意差不多。香火,就是人们拜佛时焚烧的香。在老北京,它还有两个用途,一是夏天烧香,可以熏蚊子;二是拿它点爆竹的药捻儿。

  但甭管干什么用,香是绝对不能借的。为什么?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香是拜佛的信物。因为香点着以后,烟会冉冉升起,飘向天空,它似乎可以传递一个信息,告诉“天上”的佛,有人在向你顶礼膜拜。所以民间有“拜佛不烧香,拜了也白拜”的说法。由此可见,香火在民间的重要性。

  二、在老百姓看来,香火既然有“信息传递”功能,它不但能给佛爷递信儿,也能给家族的子孙后代传信儿,所以,家族的血脉承传,也被视为传递香火。老北京人见谁家添(生)儿子或孙子了,往往会说:您家的香火续上了。”

  由此可见,香火在老北京人眼里有多重要。所以,借什么也不能借香火。借香火的另外寓意,等于侮辱人或骂人呢。

  会客

  怎么问岁数

  北京人喜欢问人家的岁数,其实有时人家活多大岁数,跟他没有任何关系。老北京人在社交场合,见面寒暄,一般必问这四项:贵姓、台甫、府上、贵庚。

  “贵姓”,谁都知道。“台甫”,就是表字,即叫什么名儿。“府上”,就是住哪儿。“贵庚”,就是多大岁数了。

  为什么非要问岁数呢?主要是为了下面交谈的称呼。通常岁数大的要称兄:仁兄如何如何。岁数小的要称弟:贤弟怎样怎样。由此看来,询问年龄,亦是一种礼貌。

  但是,按北京的老规矩,有几种人是不能随便问人家的年龄的。一是男的不问女的岁数,尤其是老年妇女和朋友的妻子。二是年轻人不问老年人的岁数。

  可是有时候,办什么事儿,需要知道女人和老人的岁数,不得不问,怎么办?按北京的老礼儿,可以拐个弯儿,委婉地问。老北京人还给您预备了一些问岁数的好词儿。

  比如想知道老年人的岁数,可以这么问:“您老高寿呀?”或者您拿眼细观,估摸他有六七十岁,就往少了说:“您今年有五十吗?

  快七十岁了,长得像五十岁。一般老人就爱听这话,他肯定会很痛快地说出自己的实际年龄。

  您知道他多大岁数之后,一定要跟上一句:“哦,您可真不像那么大岁数的人。他如果是八十多,您得说像七十的;他要是七十多,您就得说像六十多的。总之,要往少说几岁,讨老人心里高兴了,他也就不忌讳说出自己的真实年龄了。

  老人到了迟暮之年,比较忌讳别人问他的年龄。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要问人家的岁数。

  胡适是有名的大学问家,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宴会,碰到了齐如山先生。当时胡适68岁,齐先生比他大十多岁。胡适上来就问齐先生的岁数。齐先生是老北京,当然不高兴。可人家问了,他又不好不说。

  胡先生知道齐先生比自己大,讨好儿齐先生说:“我看您活到九十岁绝无问题。”

▲齐如山(左二),胡适(左三)

  这句话,把齐先生惹恼了。他愣了一下说:“我倒有个故事,有位矍铄老者,人家恭维他可以活到一百岁。老者陡然色变说,我又不吃你的饭,你凭什么限制我的寿数?”

  胡适听到这儿才明白自己说走了嘴,自讨没趣。急忙跟齐先生道歉:“抱歉,我说错了话。齐先生多包涵。”此事成了台湾文人圈儿的一段佳话。

  为什么齐先生会瞪眼?一是胡先生问了他的岁数。二是胡先生预言了他的寿数。要知道老人是特别忌讳人家说他能活多大岁数的。所以,最好记住北京的老规矩,在老人面前,还是慎问年龄。

  不能给客人搧扇子

  老北京家庭,常备的是蒲扇。喜欢用纸扇的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文人墨客,还有附庸风雅的富商大贾。他们用的纸扇的扇面儿,多有名人字画。二是说书的和说相声的艺人。扇子在他们手里就是道具。说到举旗挥刀,拿起扇子上下一比划,齐活。三是看相算命的人。老北京专有吃这碗饭的,有的在庙会摆个卦摊儿,有的在闹市开个“命馆”。这些自称是“仙儿”或“半仙儿”的人,在给人看相算命时,喜欢拿把扇子,据说是显得自己有仙风道骨。

  扇子的作用是无风扇风。而文人的风雅,没风怎么成?扇子在手自然有风。有风就有雅。所以风雅的文人,离不开扇子。


  北京有个老规矩,甭管您用什么扇子,都要自己搧,不能让别人给您搧,当然,您也不能给客人搧扇子。通常只有两种情况,能给别人搧扇子,一是老人给孙子辈儿的搧;二是小孩儿给老人搧。

  为什么不能给别人搧扇子呢?主要是因为按过去迷信的说法,扇子的“扇”,与善良的“善”同音,这也是过去人们喜欢扇子的原因之一,别人来给您搧扇子,等于把您的“善”给搧走了。

  不能给别人搧扇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健康考虑的。虽然扇子是祛暑纳凉,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搧扇子使的手劲儿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风,有的人怕风,假如您不管不顾,上来就给人玩命搧扇子,正赶上这位怕风,风一吹就感冒,您说这不是给人添堵吗?

  另外,给人搧扇子,也是献殷勤的表现。但是在外人面前,很多人讨厌这种溜须拍马的举动。同时,也最厌恶“搧阴风点鬼火”这种事儿,给别人扇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搧的是那种风。所以,您最好按老规矩办事,不要给人搧扇子。

  摘自丨刘一达《北京老规矩》


《北京老规矩》

刘一达 著

中华书局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北京人的礼儿多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满族在旗人家,特别有讲究。只要是这北京城圈子里的人就一定得讲规矩,刘一达所著的《北京老规矩》就是为了给读者详细解读老北京那些流传已久的老规矩。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