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
2002年內地房地產剛起步時,關於房地產稅的研究就已經開始,相關的研究早就有一大堆。十幾年過去了,目前房地產業已經發展成影響及決定中國經濟命運的產業,但是關於房地產稅的立法到現在還沒有完成,房地產稅是否徵收、如何徵收成了目前內地房地產市場最為糾結的大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內地房地產稅立法為何遲遲無法完成?房地產稅的問題為何會如此糾結?是稅制本身繁雜還是有其他原因?其實,任何一種制度確立或改變都是一種利益關系的調整,尤其是稅收制度更是如此。內地房地產稅遲遲無法推出,最為重要的問題在於政府對各方利益的平衡。
徵房產稅好處多
首先,住房作為每一個家庭最為普遍的生活必需品,多數家庭都持有住房,只不過每一個家庭住房持有多少、大小及所具有的市值不同而已。因此,政府要對所持有的住房徵稅,增加每個家庭負擔,自然會引起反對。因為,在內地,居民只有納稅的義務而沒有對等的納稅權利,誰都不願意多交稅。
其實,內地絕大多數民眾都不清楚,現代國家房地產稅制設立,在於居民要獲得政府的公共服務,如果沒有相應的稅收,公共服務就無法維持;而且,房地產稅作為一種財產稅,也是一種調節居民收入分配關系、遏制少數人偷稅漏稅的重要工具。越是不徵房地產稅,越是對內地的絕大多數中低收入者不利。
其次,以中國的國家體制,制訂或推出一種稅制,民眾普遍都是沒有話語權的,徵收房地產稅基本上是政府作為與不作為的問題。本來推出這種房地產稅對現代政府來說是百利無一害的。在世界各地,房地產稅是最為普通的一種財產稅,即使在經濟最為落後的國家津巴布韋,也早已徵收。那麼,內地房地產稅徵收為何會如此糾結?相關的立法為何遲遲沒有完成?這一方面在於徵收房地產稅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比如住房普查、有效的住房價格評估體系,及相應的立法,但是這些都是技術性問題,如果中國政府以國家體制來做,是較容易完成的。
另一方面,一個公平公正的房地產稅收體系對遏制房地產炒作、對房地產市場由投資主導轉型為消費主導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讓住房市場成為滿足絕大多數居民基本居住條件的市場。如當前德國,就是利用有效的房地產稅收制度讓該國的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發展;臺灣最近房地產稅合一稅出臺就讓炒得最為火熱的臺北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調整。
但是,如果內地房地產市場投機炒作遏制了、房地產市場向消費為主導的市場轉型了,也就意味著當前內地房地產市場價格得出現重大調整或理性回歸。因為,住房消費者的出價永遠低於住房投資者的出價。而房價向下調整不僅意味著完全依賴房地產的高速增長的GDP得降下來,也意味著潛藏在內地商業銀行中巨大的不良貸款風險、各種巨額債務風險都可能暴露出來。
當局恐影響GDP
也就是說,一個公正公平的房地產稅出臺實施之後,中國GDP增長下行會走到哪里、暴露出來的金融體系風險有多高,對經濟沖擊有多大,中國官員心中是沒有一點底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敢貿然推出房地產稅嗎?即使早幾年房地產稅在上海及重慶試點,都只是玩玩而已,根本就沒有觸及房地產稅的核心,這豈能對遏制房地產炒作有作用?
還有,對於當前這個經歷了十幾年無風險套利的房地產市場,一個公正公平的房地產稅推出一定是一次重大利益關系的調整。而這種調整當然是讓那些持有更多住房、更好住房、更高價值住房的人的利益向絕大多數居民利益轉移。而這些持有更多住房、更好住房、價格更高住房的人,其中除了少數為炒房者之外,多數都是中國最有權勢者。因為,在這十幾年房價一直快速飆升的過程中,住房越來越成為個人財富增長持有的最好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完全以權力主導的內地房地產市場,其財富自然會向最有權勢者轉移。內地最有權勢者佔有以住房為載體的財富肯定會最多。如果一個公平公正的房地產稅要讓這些人的財富向絕大多數人轉移,他們會願意嗎?他們一定會以各種方式來制止房地產稅立法與推行,甚至會利用手上所控制的輿論工具扯什麼「徵收房地產稅對遏制住房炒作沒有作用、對遏制高房價沒有作用」等。一個國家的輿論能夠扯到這種地步,真是貽笑大方!
在當前中國經濟生活中,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房價過高讓絕大多數人無支付能力進入市場、讓絕大多數居民的消費嚴重擠出而導致內需嚴重不足、讓社會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公及財富持有嚴重兩極分化。這些問題完全是可以通過一種公平公正的房地產稅來化解的,但是為了GDP的增長及既得利益的阻礙,一個公平公正的房地產稅立法成了一個難以解開的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