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又一批滿載國產鋼結構立柱的貨船在珠海斗門港貨運碼頭順利起航,輸往泰國。據悉,這批鋼結構立柱將用於泰國國家石油勘探和開發公司的深海建設項目。
「海洋工程樁焊接鋼管是我們公司的主導產品,今年我們又新增了泰國訂單,但這些鋼結構立柱超長超大超重,通過公路運輸至水運口岸存在極大操作難度及安全隱患。」番禺珠江鋼管(珠海)有限公司經理阮榮儉介紹,針對公司困難,斗門海關為其量身定製了「廠區裝船—運抵驗放」的監管方案,實現廠區泊位裝船、貨物到港驗放、全程一次裝卸,有效解決了運輸安全問題。
據了解,作為珠江西岸口岸海關之一,斗門海關立足區位優勢,圍繞大型海洋裝備出口的難點堵點,主動優化監管流程,深化智慧海關建設場景應用,優化「船舶運抵—港口確報—海關驗放」的流程,建立「視頻監裝+船舶AIS軌跡」多維聯動監控模式,實現「水—水」直通、有效減少重複裝卸環節,每航次可為企業節約裝卸時間8小時、降低運輸成本30%,
今年以來,斗門海關已累計驗放13批次、7417餘噸鋼結構立柱出口泰國,為國產海洋裝備「出海」暢通物流通道,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海建設。(記者 常亮 陸紹龍 通訊員 巢桐)
頂圖:斗門海關關員對鋼結構立柱進行現場監管。(周宇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