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統籌推進農業生產穩中有進,持續夯實糧食安全生產,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加快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持續開展耕地找回和「非農化」整治等行動,以「穩產保供、產業破局、綠色發展」為主線,全鎮完成恢復耕地找回面積335畝,挖塘養魚「非農化」整治100餘畝,完成撂荒田整治122畝,推進低效農田流轉整治250畝,摸底新增稻穀種植面積500畝以上。
科技賦能 農業實現「開門紅」
深化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持續推進全省糧油精耕細作800畝示範點建設,引導種植主體開展「噸糧田」科技爭創行動,通過科技賦能提高糧食綜合產能。創新農機社會化服務模式,扶持呈坎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開展糧油種植全程農機社會化服務和油菜「代種」服務,千方百計擴大糧油種植面積,增加糧油種植效益,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不斷夯實全鎮糧食安全生產現代農業基礎。
一季度,呈坎鎮農業生產實現「開門紅」。生豬出欄量達2104頭,肉類總產量同比增長68.2%,產能優化成效顯著。名優茶產量達3噸,蔬菜播種面積438畝,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71%和4.37%,畝均單產提升3.73公斤,設施農業效益進一步凸顯。
聯農帶農 激活產業新動能
紮實開展茶產業大腦項目實施。茶業振興作為呈坎鎮生態價值轉化的突破口,全鎮1萬餘畝茶園高質量完成黃板插放工作,採用黃色粘蟲板開展茶園綠色防控,茶園禁止使用化學農藥,提升茶葉品質。推進茶園賦碼,實施茶葉溯源管理,全面推進全鎮茶產業大腦項目實施。探索「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積極開展豐樂湖200畝機采生態茶園改造項目招商,着力推進黃山毛峰茶從春季採摘向春夏秋三季機采轉變,全面提升茶園畝均產值,村集體實現增收,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激活茶產業內生動力。
堅持以工業理念抓農業,加大農業規上企業培育。黃山徽香十里肉製品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500萬元,全年目標產值達2000萬元以上,達市級規上農業加工企業標準。大力開展綠色農業「雙招雙引」行動,與區浪漫紅公司合作,招商引進貴豚農業集團發展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項目。紮實推進農旅融合新業態發展,統籌開展油菜高產示範片建設,打造靈山梯田油菜花海和呈坎全域花海,不斷推進鄉村旅遊發展。
深化改革 助力發展高質量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高質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持續深化徽州區「384」工作法,不斷拓展村集體經濟發展渠道。積極穩妥推進「村為主」農田大託管行動,確保農田流轉費用穩定在合理水平,確保農田用於糧油生產,確保農民農田承包權收益保障,全鎮「村為主」農田大託管流轉農田面積達2000餘畝,有力保障了全鎮糧油生產持續穩定增加。
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種植戶,拓展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生產服務功能,扶持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為糧食生產生力軍。盤活閒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探索出租、入股等合作方式,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積極創新呈坎鎮農機服務中心社會化服務功能,積極開展全鎮現代農業農機化、科技化、產業化、信息化等建設,強力推進全鎮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朱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