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2日,從太原市「權威部門話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年,該市為建設國內外重要文化旅遊目的地和打造山西旅遊熱點門戶城市,將不斷增加文旅優質產品供給,健全完善旅遊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錦繡太原」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太原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2024年,太原市「歌迷之城」名片火爆出圈,全年舉辦演唱會32場,拉動消費41億元,新版舞劇《千手觀音》完成首演、晉劇電影《布衣于成龍》上映,晉祠天龍山景區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赴北京、成都等客源地城市舉辦「唐風晉韻 錦繡太原」旅遊推介會,藉助《黑神話,悟空》帶來的「潑天流量」,放大國內外重要文化旅遊目的和山西省旅遊熱點門戶效應,太原位列國慶十大熱門旅遊目由地,不斷提升錦繡太原品牌影響力。
2025年,太原市將持續推動文化事業發展 ,重點推動國潮戲曲演出項目、話劇等劇目的創排工作。舉辦「文化援疆」書畫攝影展,打造群眾文藝小分隊,培育鄉土文化能人藝人、鄉村文化帶頭人,組織群眾文化惠民活動,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持續推動非遺項目保護傳承,開展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申報推薦和認定工作,舉辦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推進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
在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方面,2025年,將進一步優化完善一環(環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一帶(汾河景觀遊憩帶)旅遊產業總體布局和晉陽古城、太原府城、西山、汾河四大旅遊板塊建設。圍繞構建國內外重要文化旅遊目的地目標,持續提升晉祠天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高等級景區創建。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發展冰雪旅遊、低空旅遊、銀髮旅遊、鄉村旅遊。
同時,深化「非遺 +」跨界融合,打造非遺美食線路,整合老陳醋製作、太原頭腦等非遺美食製作技藝,設計主題線路,讓遊客通過品嘗、手作體驗感知傳統文化魅力。同時,支持推動非遺工坊進駐太原古縣城等景區,開發文創伴手禮。 在保護與開發方面,我們堅持「活態傳承」: 一方面,通過認定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用好扶持資金確保技藝存續;另一方面,以現代審美重構非遺應用場景,如用數碼技術展示剪紙藝術,在保護內核的前提下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此外,全力打造旅遊熱點門戶,推動文旅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組建太原文旅集團,建立政府做生態、景區做平台、市場做業態的開發運營管理體系,着力「打造大景區、培育大產業、發展大旅遊」。 打造旅遊休閒新空間,發揮國家級文旅品牌帶動效應,培育城市假日經濟、夜經濟、潮經濟,助力「老字號」蝶變重生,擦亮夜間文旅消費招牌。
在「演藝+」融合發展方面,太原市將完善產業鏈條,推動演藝與文旅、科技、商業跨界合作,打造沉浸式演藝空間,如將傳統戲曲融入商業綜合體,開發「演藝+景區」「演藝+非遺」特色項目;優化政策支持,通過演出專班機制吸引頭部演出機構落地,創新「門票+衍生消費」營銷模式,培育本土演藝IP;堅持品質導向,在引進優質項目的同時,重點扶持《粉墨畫廊》等體現太原文化底蘊的原創劇目,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據悉,太原市還將從三方面發力,着力培育新興消費場景和特色產品,避免同質化競爭。一是依託「一環一帶四大板塊」布局,持續開展如夢晉陽水上實景演藝、天龍山數字復原等沉浸式體驗項目,升級提升《滿江紅》和《只此晉陽城》演藝等產品,打造特色消費場景;二是深化業態融合,推動非遺工坊與商業綜合體合作,開設「太原禮物」文創店;推廣「老陳醋+」系列產品,如醋飲、醋雪糕;三是強化差異化定位,推動婁煩、陽曲等周邊縣域發展生態旅遊,開發山地運動、田園研學項目、戶外露營等。(楊亮)
頂圖:(來源 太原文旅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