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香港發官債 毋須太擔心

【商報時評】香港發官債 毋須太擔心

責任編輯:徐樂釗 2024-12-09 08:22:1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首批基建債發行未如理想,178.5億元認購金額低於目標的200億元,乃政府發行零售債券以來首錄不足額。適逢港府近年屢錄財赤,須透過發行官債來增加收入,坊間遂擔心會否影響原定發債計劃,繼而損及公共財政健康。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派定心丸,透露機構投資者方面其實超購三四倍,並指目前投資選項多,投資市場活躍,外界毋須憂慮。

今次基建債反應遜於預期,一大主因是散戶資金有其他出路,如司長所言機構投資者仍對香港投以信任票。翻查上月基建債發行之初,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參考去年發行綠債時有約32萬人申請,一般料今次捧場客不會太少,甚至可望更勝從前,預期下限是有20萬人;惟結果出來,最終認購人數僅約12.8萬人,即使機構投資者超額認購,亦未扭轉總體認購不足之窘。當時市場意見亦指,即使基建債的保底息率訂於3.5厘,低於去年綠債的4.75厘和今年銀債的4厘,但也有一定吸引力,理由是早前備受熱捧的定存,息率已回落到3厘左右。問題是,「定存熱潮」餘溫尚存,金管局最新資料顯示,10月份定期存款金額超過9.9萬億元,按年急增接近9000億元之多,亦遠超同期活期存款增加約2400億元的幅度;較諸2021年底美國加息周期重啟之際,前者更是暴增約5萬億元或幾乎翻了一倍,後者則相對少於1.5萬億元。也就是說,定存當中只要有部分尚未到期,資金即無法釋放出來,無法認購新基建債。

在息率下行趨勢下,隨着定存資金逐漸解封,加上機構投資者繼續熱捧,大家對於香港官債發行誠不必要過分揪心,不過也要認識當中存在的挑戰。其一是市場承受能力。除了定存鎖住大量資金,今年以來已多次發行官債,包括機管局、按證公司、市建局,以及銀債等,儘管香港是個國際資金聚寶盤,各種集資任務皆可圓滿完成,不過散戶資金難免消耗。其二是有其他投資選項。近期港股表現回勇,無疑提高了機構以至散戶的風險胃納,何況當前不少個股的股息率亦高,都會抽走資金。其三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的不明朗因素。其減稅與加關稅的極端主張會否落實及怎樣落實,當地經濟和通脹並將如何隨之舞動,美聯儲究竟是要加息控制物價抑或減息配合托市,等等,相關「特式風險」無疑為未來全球息率帶來不確定性,投資者在做投資決定時亦難免採觀望態度。

事實上,美息走向如何,於聯匯制度下也很大程度左右了香港發債息率。回溯2021年美國加息周期前,香港10年期政府債孳息少於0.4厘,去年因美息上揚才一度升穿4.5厘,後來則因美國掉頭減息而回落到3.2厘左右。較諸美國10年期債息最新高企於4厘左右,可見市場並不認為香港官債風險特別高,包括是源於所謂香港財赤嚴重因而利息特別高云云。

香港未來官債發行能否足額認購?又需否提高息率來增加債券吸引力?這主要視乎整體市場環境,譬如有否充裕的閒置資金。財赤會否增加發債難度?與其聚焦於一次官債發行結果,不如把握更準確的指標,即官債孳息持續走向──證諸近年呈現反覆向下之勢,可見對於香港官債發行的顧慮沒有必要。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責任編輯:徐樂釗 【商報時評】香港發官債 毋須太擔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