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際大都會,香港中西文化薈萃。而其中列入「非遺」名錄的文化遺產,在多元本地文化中閃耀着獨特的光芒。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昨日再添4個項目,總數增至24項,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亦增補34個項目,經整合後總數增至507個。有關名錄與清單為政府保育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在保育的同時,如何對這些文化遺產進一步傳承與發展,則需要好好思量一番。「非遺+」或是讓我們跳出框框,讓保育與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好思路。
香港地方雖小,「非遺」資源卻極豐富。今次新納入「非遺」代表作名錄的是點燈、大埔端午遊夜龍、盂蘭勝會、廣彩製作技藝,每一項都有十足的獨特性,有深厚文化底蘊;圍頭歌、車公誕、觀音開庫、坐月薑醋等補增到「非遺」清單的亦然。事實上,「非遺」範圍廣泛,名錄和清單裏的「表演藝術類」還有粵劇、南音,「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有太平清醮、舞火龍,「傳統手工藝類」有戲棚搭建、紮作,「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類」有涼茶,若以食品劃分尚有鹹魚、蝦膏、港式奶茶、臘味等。有人形容香港是「文化沙漠」云云,固然大謬,亦見無知;不過,這也多少折射一個問題,就是許多以「非遺」為代表的本地特色文化,未被外界知曉,也不受本地重視,包括沒有充分了解到箇中的文化內涵,沒有挖掘出其在當代傳承發展的現實意義。而「非遺+」展現出保護與發展兼容的思路。
「非遺+」意味着把相關文化寶藏融合到經濟社會以至日常生活的不同領域,不再停留在「保育」層面看待之,而要實現更全面、更普及、更貼地的推廣應用。由點心到雲吞,由貼揮春到划龍舟,由舞龍到舞獅,凡此種種皆在「非遺」清單之內,也是市民生活及商業活動一部分。「非遺」之根,本跟人文密不可分,如僅以參觀博物館視角去緬懷,無疑本末倒置。「非遺」的時空場景要擴闊,就如中秋節氛圍不限正日當天而可提前幾星期開始,大坑舞火龍亦可衝出大坑舞入維園之類,都是突破框框限制的示範。又如維港煙花匯演由過去一年幾次擴至最近幾乎每月都有,還加入無人機元素,背後道理同出一轍。
文旅產業當然亦可受惠「非遺+」,特別是在拓展「深度遊」方面。越來越多的旅客,已不限於在港購物,而是選擇更為豐富多彩的「深度遊」。針對這些持續多次來港的旅客,一方面,可以舉辦各式「非遺」沉浸式「一日遊」或「半日遊」,專程來港體驗節慶。這類產品不無市場。如昨日抵港的郵輪公司指,再以香港為冬季母港的理由是香港的聖誕新年節日氣氛特別濃厚,世界各地很多旅客都選擇於此時段訪港。另一方面,配合「非遺+」的普及化策略,節慶體驗不必局限於指定日子或指定地點提供,相關時空可以更大程度地擴闊,例如開發旅遊產品讓旅客於一天內體驗多個「非遺」節慶活動和表演藝術等,包括提供「非遺」早午晚餐及菜點消夜,滿足旅客的多方面需求,豈不樂哉?這也有助吸引他們「返尋味」再次來港,體驗節慶正日或大型表演時的氛圍。
香港「非遺」豐富而獨特,只要廣開思路,勇於革新,與時並進,「非遺+」絕對有得玩。(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