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一說一】澳門旅遊發展好 港應識揾差距

【有一說一】澳門旅遊發展好 港應識揾差距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6-03 08:33: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方想

中國旅遊研究院最近發表報告,指隨着港澳地區與內地通關、赴港澳「個人遊」城市擴大化,澳門今年首次被內地旅客評為最滿意目的地。相較之下,香港排名則由去年的第五跌至第七。儘管有人可能質疑指標或指數怎麼計算等問題,但本港旅遊業輸濠江是不爭的事實,可說是對香港提供了實實在在的警示。關鍵是本港能否知所不足,找到差距,鼓勁發揮優勢,重新超越對手。

中國旅遊研究院直屬國家文旅部,作為專業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頗有參考價值。該研究院指,過去10年,內地遊客對港澳的滿意度評價一直處於較高水平。香港去年以82.86排在第五,今年首季以81.77排在第七。疫情前的2017年,香港曾經排在首位,當年澳門的排位是第十,但在疫後全面復常以來,澳門旅遊業已迎頭趕上,今年首季在內地出境旅客滿意得分是83.49分,躍升至第一位,說明得到內地旅客的廣泛認同,反而對來港旅遊的認可度跌跌不休。

宣傳推廣活動初見成效

要說特區政府和業界不努力不作為,顯然不公道。近期本港花了不少工夫,推動晚間活動以「搞活夜市」,展開一系列「日夜都繽紛」主題活動,推出的盛事活動一浪接一浪,並持續加強客源市場推廣,很快將推出「樂在當夏」等全新夏季宣傳項目,推廣好客之道,顯示出炒旺消費熱潮的決心。相關措施取得不俗的成績,資料顯示,今年前4個月訪港旅客人次達到1460萬,同比增長1倍;其中內地訪港旅客佔比逾七成,仍是香港旅遊的主要客源市場,顯示本港過去一年的全球宣傳和各類推廣活動初見成效。

不過,有比較就有傷害,香港固然在想方設法提振旅遊業,周邊地區亦不遑多讓,例如澳門顯然跑得比香港要快,到底是什麼理由令到旅客願意選擇這個人口僅是香港十分一的城市?值得大家好好思量。論面積,澳門比香港細小,馬路狹窄,城市承載能力不足夠;論景點,香港中西文化薈萃,城市郊野交相輝映,城市有城市的熱鬧,郊野有無數迷人的風景,不論從海邊遠眺或由千米的山巔俯瞰,均可見山水相連,風光如畫,引客打卡點比比皆是,可玩之處比澳門要多得多;論消費,遊客在澳門或在香港,花銷水平其實不相上下。香港樣樣佔優,卻被澳門追趕上來,當中的差距在哪,顯然需要重視。

港旅遊要提升待客之道

魔鬼就在細節裏,香港旅遊的硬件不缺,線上線下的宣傳推廣不缺,最缺的應是待客之道。很多到澳門的遊客,最大的感受是澳門民眾對內地遊客特別友好。反觀香港,看到的卻是一些內地遊客在網絡分享來港時遭遇的不愉快經歷,例如在光顧一些食肆時,服務員黑頭黑面,極不耐煩,感覺沒有禮貌;有些則是遇到藥房以「両變錢」劏客。香港社會亦有少數人炒作內地客來港「窮遊」「不消費」的議題,對遊客挑三揀四,以「勢利眼」待客;坊間不斷渲染遊客太多會「迫爆香港」的聲音,時有所聞。這些人將不歡迎遊客的態度宣揚開來,更在互聯網時代傳播發酵,完全是在敗壞香港的聲譽,當然會令遊客對港敬而遠之。

有差距不可怕,最重要是知恥而後勇,一點點趕上。特區政府不是沒有看到問題,宣布將於6月初推出全新電視廣告宣傳片,邀請業界動員全城齊心發揚好客精神,鼓勵全港市民成為熱情好客的東道主,給訪港旅客留下美好印象,提升旅客訪港體驗。但要實踐熱心有禮待客,僅靠港府動起來並不足夠,社會各界願不願配合,有沒有作為才是關鍵,多一些笑容,多一些助人為樂,以良好的待客之道,促進旅遊業和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才是真正對香港好。

中通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鄭嬋娟 【有一說一】澳門旅遊發展好 港應識揾差距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