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震魂,要使民族振興,必將復興其文化」。並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全國各城市正加速擁抱「文化+」時代。
「中國白鶴之鄉」法庫
近年來,瀋陽法庫縣致力推進文化強縣建設,擦亮歷史文化名城這張名片,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促進經濟「硬實力」,着力構建了以遼文化為重點的陶瓷文化、航空文化、白鶴文化、酒文化等交相輝映的文化發展格局,形成了「大遼福地、宰相故里、白鶴之鄉、人文法庫」的文化品牌。
按照黨的二十大「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要求,12月14日,法庫縣委、縣政府舉辦了第七屆遼文化年會暨研究會換屆會議。
據介紹,遼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包括法庫人民在內的北方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年會的召開對法庫縣築牢文化根基、培植文化沃土、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實施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引領文旅產業發展及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瀋陽市遼文化研究會自2012年5月成立以來,不斷探索遼文化發展路徑,累計研究考證確名境內福州、原州、渭州、宗州、安定縣、靈山縣、熊山縣「四州三縣」等遼代州城7座,昌平堡、娘子莊等遼代村落2個,以及石熊山、遼代烽火台,初步整理了法庫遼代蕭氏後族及契丹民俗風情的相關資料。排演《宰相還鄉》、《白鶴緣》等微電影、戲曲7部,《白鶴之戀》、《靈山湖荷花》、《白鶴舞》、《薩滿舞》等歌曲、舞蹈20餘件,編纂遼文化研究專文110多篇,出版《遼文化研究》11輯13本,約300萬字。
法庫縣縣長孔德樹
會上,法庫縣縣長孔德樹致辭時指出,遼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法庫作為蕭氏後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着豐厚的歷史底蘊。本屆遼文化研究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形成文旅產業規模為目標,將文化注入法庫發展之中,讓文化成為發展之魂,讓文化軟實力成為經濟發展硬指標。
孔德樹續指,法庫縣將以創新驅動,推動綠色發展和主導產業發展。培育「大遼酒鄉」品牌,推出「大遼福酒」、「遼國貢酒」、「遼鄉古釀」等具有遼風格的白酒名品,研發出雞冠壺、白鶴標識掛墜胸針、塤、雙陸棋等遼文化陶瓷文旅創意產品。
法庫白鶴樓
同時,法庫還將建設文化產業平台,引進優質文化產業項目。相繼建成遼文化標誌性建築白鶴樓、白鶴公園、遼代風情小鎮、東湖中學城以及尚書府、尚品南苑、東湖學府等凸現遼代地域特色的建築群;增添了靈山湖、白鶴大道、宰相大橋、奚王嶺、魚梁湖、東木葉山等帶有濃郁人文風格的城市文化符號;舉辦了白鶴節、巴爾虎山登山節、大遼荷花節、聖跡山千年古楓節、大遼風情旅遊節、大遼美食節、冰雪節、冬捕節等系列節慶活動。
法庫縣委書記劉陽春
法庫縣委書記劉陽春則強調,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發揮文旅產業促進會的作用,註冊如白鶴礦泉水、大遼福酒、農產品、陶瓷等創意產品,引領特色品牌走出法庫,促進文旅產業增收、農產品增效,真正把文化名片固化為產業標識,推動產業發展。
宰相故里出美酒
下一步,法庫縣將高揚文化旗幟,以特色文化促進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文旅、陶瓷、釀酒、綠色農業、餐飲、文創、通航」等產業,不斷講好法庫故事,傳播好法庫聲音,樹立好法庫形象,真正走出一條轉型之路、創新之路、開放之路。(記者 王藝橋)
頂圖:第七屆遼文化年會暨研究會換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