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瀋陽市大東區委書記李剛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大東區聚焦「爭創國家先進製造示範區,力爭三年進入全國工業百強區第一集團」的發展定位,正在以「三個突破」為方向、「七大行動」為路徑,走好拼搏之路、奮鬥之路、光榮之路,努力繪就新時代大東高質量發展燦爛圖景。
大東區是瀋陽市的中心城區,近年來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2021年各項經濟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增加值佔全市比重32%,並連續入選中國百強主城區、中國工業百強區,2021年是東北地區唯一入選工業百強區榜單的城區。
據李剛介紹,今年年初,瀋陽市委經過慎重全面的考慮,賦予大東「爭創國家先進製造示範區,力爭三年進入全國工業百強區第一集團」的發展定位。為貫徹落實這一部署,年初以來,大東區確定了「兩區建設、三個突破、七大行動」的戰略。並圍繞「兩區建設」目標,與國家級智庫合作,深入查找短板弱項,分析自身長處優勢,立足成為瀋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區、當好「跳高隊」先鋒隊員。明確了規模體量實現新突破、科創能力實現新突破、多點支撐實現新突破三個方向。
一是到2024年,大東區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1200億元,增長水平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人均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0萬元以上。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上,打造新板塊、引進新增量、發展新業態:通過地區整體搬遷改造,為重大項目落地發展空間;通過龍頭帶動、產業鏈招商,引入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產業項目;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把握時代脈搏,前瞻佈局潛力領域,在經濟規模、發展潛能等方面追趕百強區第一集團。
二是到2024年,大東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0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1%。「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只爭朝夕突破『卡脖子』」的問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圍繞改造提升老企業,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引導傳統製造企業從生產製造向研發設計、全鏈條服務等方向轉型。圍繞培育孵化新企業,狠抓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完善各類配套政策及設施,形成大規模引培中小科創企業的嶄新局面,真正實現「產業大區」向「創新大區」的轉變。
三是到2024年,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1+3+N」多元產業體系,「1」即發揮主導產業優勢,打造1個兩千億級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首位產業;「3」即打造航空航天、新興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3個百億級優勢產業;「N」即培育生物醫療、綠色低碳、高端精密製造、新材料等多個特色新興產業。
為實現上述目標,大東區勾畫了汽車產業質量雙升、多元產業體系構建、科技創新能級提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數智大東引擎提速、科技創新能級提升、示範躍升支撐保障等七個方面的具體行動。到2024年,汽車產業產值達到2600億元,建設東北第一個智能網聯汽車商用區;工業增加值突破8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突破350億元;科創型中小企業超過2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0家,創新創業載體達到30個,再培育10家瞪羚企業、2家上市公司;建成30個國家級綠色製造體系,建成1個近零碳園區、1個低碳產業和N個低碳入駐企業,推進工業碳達峰先導區建設;累計上雲企業突破100家;全力打造以綠色低碳、產城融合、品質宜居和智慧生態為特色的三生融合發展新片區;到2024年建成國家先進製造示範區、躍升至全國工業百強區第一集團。
李剛表示,大東區將在瀋陽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錨定「建成國家先進製造示範區、全國工業百強引領區」的目標,披荊斬棘,努力繪就新時代大東高質量發展燦爛圖景,全力助推瀋陽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記者 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