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是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最大的實事。每年地方「兩會」,大家非常關註上年度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及下年度計劃指標的目標。
湖南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
細心的人可能發現,湖南省2022年的主要計劃指標與2021年稍有不同,而且,其中的幾項主要預期指標的增速調低了。
比如,2021年湖南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目標是7%以上,2022年調為6.5%以上;
2021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目標為8%,2022年調為7.2%;
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為8%,2022年調為7.5%;
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目標為9%,2022年調為7.5%。
儘管降低的幅度不大,但也能說明一個淺顯的問題,那就是湖南經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下行壓力比較大。
這自然和當前大環境有關。百年變局的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的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
所以,雖然2021年我國經濟增速為8.1%,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但分季度來看的話,呈下滑趨勢:從一季度的18.3%、二季度的7.9%,到三季度的4.9%、四季度的4.0%。
黨中央對此有着清醒的認識。2021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便做出科學研判,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提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就湖南來說,經濟發展也有不少自身的困難。比如工程機械出現周期性下行,房地產行業整體低迷且部分房企違約風險升高,缺煤、缺電、缺芯等要素短缺問題突出等。
因此,湖南在制定主要經濟指標目標時,既要有應對重大挑戰的考量,又要突出穩中求進、穩中提質,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以自身發展的「穩」應對外部環境的「變」。
經濟穩、人心穩,大局才能穩。這個時候,既要防止衝動蠻幹、急於求成,又要反對消極應付、不思進取,這就要拿捏分寸,掌握好微妙的平衡。
那麼,為什麼把GDP增速調整為6.5%以上?湖南省委書記張慶偉在1月6日接受《經濟日報》採訪時談得很透:
一是與中長期目標相銜接。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到2026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萬元左右。實現這一目標,「十四五」期間湖南省需年均增長6.5%以上。
二是符合湖南發展實際。這個增長速度綜合考慮了湖南省近兩年平均增速、經濟增長潛力等多方面因素,兼顧了可能性與可行性。
三是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有利於向社會釋放積極信號,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把智慧力量凝聚到經濟建設上來。
不獨湖南如此。最近,省級「兩會」正在密集召開,我們發現中部其他一些省份,也略調低了經濟發展的增速。
以湖南老表江西為例,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是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目標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8.5%左右。2022年,這幾項指標分別調整為7%、8%、8%。
不同的是,江西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目標是9%左右,2022調整為10%。
安徽省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是8%,2022年調整為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目標由9%以上調整為9%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由9%以上調整為10%以上。
而與我們同江同湖的湖北,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是10%,2022年調整為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目標由15%調整為10%。
那個調低,那個調高,和每個省的省情有關,關鍵是做到因地制宜、實事求是。
在略微調低一些經濟指標的同時,湖南的進出口總額增速、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是調高的,分別由2021年的10%調整為12%,4%以上調整為6%。
這某種程度反映出湖南在外貿上的發展底氣,反映出湖南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市場活力的增強。
據長沙海關統計,湖南省進出口總值從2001年的229.4億元增至2021年的5988.5億元,年均增長17.7%。
從2017年首次突破2000億元至2021年的近6000億元,湖南年均增長率達25.2%,居中國首位。
而據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統計,全省實有市場主體達到546.12萬戶,同比增長11.72%。
近日,湖南省政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印發《關於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到2025年末,湖南市場主體力爭達到800萬戶。這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與潛力所在。
世界唯一的不變是變化,當前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因此,經濟發展目標的調整在所難免,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
於湖南而言,就是要堅持穩字當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和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工作準備。
我們相信:冬雖濃,春終至。(化定興 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