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企業支撐大配套、小產業干成大事業。多樣性的經濟生態和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是經濟韌性的重要保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則是中小企業群體的領頭羊。近日,株洲高新區培育專精特新種子庫、着力打造小巨人企業的典型經驗做法,獲省政府通報表揚。
2021年,株洲高新區以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為科創核心,加快構建全鏈條「創新孵化+梯度培育」大孵化體系,全力培育專精特新種子企業,培育了菲斯羅克、嘉成科技等一大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當前,園區在孵企業(含團隊)近150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家,其中國家級小巨人25家。這些企業在所屬細分領域精耕細作,在技術上不斷突破,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細分市場中的佼佼者。
夯實系統性「育苗」基礎
作為「電控」核心技術領航者的嘉成科技,經過數年深耕,打破國際壟斷,業務版圖不斷擴增,預計2021年營業收入將突破3億元。菲斯羅克在光電子器件與組件、光纖慣組、專用儀器設備等方面的研發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近3年來,菲斯羅克複合增長率超過100%。株洲高新區系統性培育體系見成效,一批「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相繼湧現。
近日,株洲高新區培育專精特新種子庫、着力打造小巨人企業的典型經驗做法,獲省政府通報表揚。通報中指出:株洲高新區抓機制優化,夯實系統性「育苗」基礎,形成以「雙創中心+園創公司+雙創協會」牽頭髮力的雙創工作機制……
為了更好地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株洲高新區持續優化政策體系,通過政策獎補等方式,獎補企業近5億元;組建全市首支孵化器聯合天使基金,逐步形成全投資鏈產業基金佈局,總規模上百億元。
與此同時,株洲高新區不斷延伸孵化鏈條,積極打造內容完備、形式多元的孵化載體格局,支持龍頭企業設立專業孵化器,宏達電子、南方閥門等一批企業孵化器已成為裂變孵化重要載體。目前,全區各類孵化器面積超300萬平方米,省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31家。
全方位拓展「引苗」渠道
菲斯羅克入孵5年,成功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現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光纖陀螺及組件供應商。株洲高新區圍繞主導產業促項目引進,精準錨定產業特色,通過產業鏈招商等方式,5年來累計引進優質初創型項目840餘個。
德智新材與南航合作研發,突破碳化矽石墨基座盤「卡脖子」技術,獲華為哈勃基金領投;中國工程院干勇院士掛帥的火炬安泰,成為全國最大、種類最全的靶材生產基地。企業積極挖掘產業特色關聯性強的高校資源,以「就地轉化」「飛地孵化」模式,引進轉化150餘項科技成果。
如何招引更多專精特新企業落戶株洲?株洲高新區動力谷雙創中心主任邱彬表示:「株洲高新區要建立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進一步做大後備企業庫。專精特新企業如今已是香餑餑,未來將成為各地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的重點,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是否完善、相關職能部門幹部隊伍業務是否精熟,會成為這類企業優先考量的因素。」
提升靶向式「壯苗」能級
中科(湖南)院一樓,一個「迷你版」復興號停放在一個環形軌道上。它能以不同的速度在這個環形軌道上「奔跑」。這是中科(湖南)院基礎設施上列車運行安全性動態測試試驗平台。這個平台主要用於研究和測試列車運行安全。
「這個平台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中科(湖南)院副院長劉洋介紹,「這台『迷你』的復興號,是以1:10的比例模擬仿真復興號動車,將作為整套測試平台的核心部件之一,進行測試及技術研發。落戶動力谷自主創新園以來,軌道院參與多項軌道交通領域的科技攻關項目。
株洲高新區以新型研發機構為主導,打造「高研值」創新集群,引進中科(湖南)院、株洲市陝研院等新型研發機構。陝研院與聖朗新材料等10餘家本地企業聯合開發新型複合材料;中國動力谷產業研究院,聚焦培育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湖南德龍建成全省首個智能製造領域全功能產教培訓基地;株洲人力資源產業園運營以來為10萬人次提供人力資源服務。(劉春林 楊如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