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懷化市堅持生態立市推動綠色發展

2015-08-13
来源:懷化新聞網

  懷化新聞網訊 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市全境已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這標志著建設“五省邊區生態中心城市”的“輸血”渠道已經穩固建立。下一步,我市將把生態優勢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抓手,使“輸血”功能與“造血”功能有效轉換,有力有序推進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社會、生態制度建設,堅持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并重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我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原則,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去年底,我市確立了“建設五省邊區生態中心城市”戰略目標,將綠色發展與加快發展統一起來,著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從根本上改變過去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兩高一低”經濟發展方式。圍繞旅游、林木、食品、醫藥等重點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程,鼓勵企業技術改造和新上循環經濟項目。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加大選商力度,引導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項目來懷落戶。

  我市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林木蓄積量和人均量均居全省首位。我市立足“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圍繞生態得保護、林農得實惠的發展目標,積極引導群眾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采割等多種形式的林下經濟,集中精力破解“生態不經濟、經濟不生態”的瓶頸,促進林下經濟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如今,全市已形成了靖州茯苓、洪江野豬等多個林下經濟品牌和地方標志性品牌,林業產業已由傳統單一種植模式逐漸轉變成為“種、養、游”結合的立體經營模式。靖州農民每年來自于林業產業的收入高達60% 以上,成為全省唯一的“首批20 個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縣。據統計,2014年,全市林下經濟經營規模已達136萬畝,受益農戶20 多萬戶,年產值34.5 億元,居全省第一。

  2012 年起,市政府和省農業廳合作,共同推進我市農業標準化建設。三年來,全市圍繞糧油、蔬菜、柑橘、時鮮水果、茶葉、雜交稻制種、生豬、家禽、肉牛等主導產業,組織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組織和20 多萬農戶參與了農業標準化建設工作,每年投入各類資金4 億元,開展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10 萬多人次。麻陽將生態養殖業作為特色支柱產業培育,采取政府購買農技服務的方式, 由農業公司免費為養殖戶提供生態養殖技術服務,引導養殖戶運用生態庭院化養殖技術(畜禽—沼氣―果蔬)、立體循環式養殖技術(農牧結合、畜禽水產結合等養殖模式)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并通過創建標準化示范引導基地,帶動更多農戶發展生態養殖,實現了畜禽業養殖的生態環保和低成本、高效益。 同時,借助高鐵、高速陸續開通的契機, 大力開發以自然生態、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為重點的生態旅游, 按照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精心整合自然、歷史、民族資源,使得生態文化旅游產業悄然興起。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580 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98 億元,同比分別約增長17%、15.3%。今年7 月的全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我市確定了把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提出全面實施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1354”工程。明年起,市財政將連續三年每年安排5000 萬元的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用于生態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項目建設的引導性投入、重大旅游活動組織、旅游獎勵、旅游宣傳推介、旅游人才培訓、旅游商品開發等。力爭到2018 年,全市年接待國內外游客突破5000 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300 億元以上。

  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我市特別注重生態保護,圍繞“碧水青山藍天”工程,開展了水環境綜合整治、綠化造林、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重點項目建設,并不定期對各縣(市、區)工程進展和環境治理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取得了明顯成效。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