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湘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2015-07-27
来源:湖南日報

  省委政研室專題調研組

  編者按

  近日,省委政研室調研組深入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五郎溪鄉進行精準扶貧專題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對調研報告作出重要批示:省委政研室調研組進村入戶、訪貧問計、訪困問需,對貧困狀況摸得比較準,對困難原因搞得比較透,對扶貧措施謀得比較實,為全省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借鑒,值得肯定和贊賞。實踐是最大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希望全省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干部,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作出的關于實施精準扶貧加快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決議,結合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扎實開展 “一進兩訪”活動,一起為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確保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

  本報全文刊發調研報告,以饗讀者。

  根據省委提出的精準扶貧“一進二訪”(進村入戶、訪困問需、訪貧問計)活動安排,遵照省委書記徐守盛同志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的定點調研工作要求,省委政研室組成調研組深入芷江侗族自治縣五郎溪鄉五郎溪村、金廠坪村、牛皮寨村進行專題調研,三天三晚,住農家、訪農戶,面對面、點對點,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研究和探討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新辦法。

  找準幫扶對象

  是精準扶貧的前提

  芷江侗族自治縣是徐守盛同志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聯系縣。該縣五郎溪鄉五郎溪村是直接聯系點,地處武陵山系南麓、云貴高原東部余脈延伸地帶,位于芷江最北部,是全縣人均收入最低、人均耕地最少、海拔最高的地方。五郎溪村全村21平方公里,共有15個村民小組、540戶、2008人,其中70%人口為侗族和苗族,全村勞動力840人,耕地1520畝,人均0.76畝;林地17530畝,平均每戶32畝。

  綠水青山掩蓋了貧窮落后。從縣城到五郎溪村僅30公里,由于是盤山路且彎多路險,驅車竟也花了50多分鐘才到。車行山中,雖正值仲夏,但民族村寨與群山環繞交相輝映,蟲鳴鳥叫與溪流潺潺相得益彰,山高林密,空氣清新,加上平均海拔1000多米,溫度比城市要低5至6℃,倒也涼爽宜人,讓人忍不住深呼吸。不過從車窗向外一路看去,貧窮面貌依然突出:多數村民居住在不通公路的山上,大約90%的房子為木板房,樓房很少,就連鄉政府周邊也見不到餐館、超市和銀行網點,由于被重重山脈所阻隔,手機信號在山中時斷時續。

  可見的貧窮面貌之外,深層次的貧困現狀更值得關注。根據鄉政府提供的臺賬,截至去年底,五郎溪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1戶503人,低保人口194人,五保戶15人。呈現“三多三少兩難靠”的困境,即困難家庭多,留守家庭多,患病家庭多,這三類家庭分別占全村總戶數的65%、55%和33%;種田收入少,多種經營少,技術農民少,種植純收益戶均不到800元,從事特色種養和有高中以上學歷、一技之長的農戶僅20多戶,占全村4%;集體經濟難靠,龍頭大戶難靠,村級收益僅生態林補貼近7萬元,全村僅兩家頗有規模的龍頭種養大戶,但年純收入也不到6萬元。金廠坪村、牛皮寨村大體也是這種情況。

  扶貧要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使黨的扶貧政策效應覆蓋到每一個貧困戶,這就要求我們切實從傳統式扶貧向精準扶貧轉變,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把扶貧對象搞精準,把家底盤清。在鄉、村干部協助下,我們挨家挨戶走訪了五郎溪村141戶貧困戶,感覺縣鄉基礎工作做得比較扎實,確認的扶貧對象大多屬于“真貧”。從我們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分析,其致貧原因主要有七大類:一是因病致貧,有36戶,占25.5%,如張家院組56歲的黨員張良琴,本來在外務工,年收入過萬元,但罹患腸癌,喪失勞動能力幾乎無收入來源,治病后反而欠債2萬多元。二是因殘致貧,有4戶,占2.8%,如小坡田組63歲居民楊金鳳,上肢殘疾,僅靠在浙江打工的兒子每個月寄回300元維持生計。三是因學致貧,有15戶,如王家組張漢生,家中有兩個小孩分別在讀高中和初中,年開支2萬多元,通過打工等途徑收入僅1萬余元,全部靠借款支持,生活十分困難,孩子暑假放假也去縣城做零工賺取生活費。四是缺技術致貧,有21戶,占14.9%,如金字灣組26歲村民譚書平,由于母親生病去世欠債致貧的他原本在外務工,但目前小孩剛剛出生需要照顧,苦于無技術尚不知做什么。由于科技水平不高,全村產業還停留在傳統的單一結構,增收門路窄,生產力水平低下,種養業收入年平不到800元。五是缺勞動力致貧,有3戶,占2.1%,如張家院組張秀林一家,由于沒有主要勞動力,僅能在房前屋后種點金銀花,收入十分微薄。六是缺資金致貧,43戶,占30.5%,這是全村的普遍問題。據61歲的黨員張成政介紹,他養了20箱蜜蜂,本想擴大規模,但苦于沒有資金一直處于維持狀態,年收入僅3000元。七是交通條件落后致貧,有19戶,占13.5%,目前全村尚有八個村民小組沒有通公路,特別是西晃山組山中有100多畝耕地,全部靠肩挑背扛。如66歲居民李春秀的子女均在外打工,她在荒坡上種植了3畝金銀花,都是自己一背簍一背簍背下山銷售。她說:“從家里走到村口要兩個小時,再坐汽車到縣城要12元,要賣12斤金銀花才能掙到,好幾年了,就今年初到縣里看了一次病,還有的人幾年沒去過縣城。”

  除了這七種主要致貧原因外,還有一些個案原因值得關注,一是因婚致貧,時下農村結婚彩禮成本居高不下,與五郎溪村相鄰的金廠坪村楊家灣組貧困戶楊文衛說,原本家中有兩萬元積蓄,但兒子結婚支付彩禮,后來兒子生病住院小兩口離婚,“人財兩空,現在還欠賬3萬多元,我們全年收入僅四千多元,憑自己力量不吃不喝要還7年。”據五郎溪村村支書田昌英介紹,現在全村40歲以上身體健康的未婚男青年還有47人,成為村民脫貧奔幸福的一大制約。二是因災致貧,如五郎溪村胡家灣組龍克福家中不慎失火,唯一的木房子和全部財物被燒毀,陷入困境。三是因林業政策調整原因致貧,如五郎溪村山多林密樹高,但實施生態林禁伐后,“吃飯靠種田,發財靠砍樹”的日子不奏效了,而生態林補償標準不高,每戶農民平均年補貼僅400元,屬于典型的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四是因個人懶惰致貧,據村支書田昌英介紹,目前全村有幾戶貧困戶不愿干活,吃救濟、等靠要思想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貧困家庭面臨的致貧原因,并不是單一的,更多的是多種原因并存。而且一些已經脫貧的家庭,也因為上述多重因素疊加而返貧。

  調研中我們也發現兩個普遍性問題,一是低保戶尚未納入扶貧幫扶對象;二是部分扶貧對象更新不及時,一些已經脫貧致富的群眾仍然在幫扶之列。為解決好這兩個問題,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全縣從4月份開始啟動了貧困戶二輪精準識別,并總結推廣了“五評法”,即一評住房條件,二評生產資料,三評勞動能力,四評教育程度,五評健康狀況,每項20分累計達到60分視為脫貧,80分則視為穩定脫貧,不再列入幫扶對象。基層同志說:“扶貧政策不是分果果、排排坐,要通過二輪識別,讓真正貧困的人得到幫助,真貧的一戶不少,不貧的一戶也不能多。”我們認為這是對的,精準扶貧任何時候都要做到精確細致,精準識別,這個環節不能省、也不能輕視。

  對每戶分類施策

  是精準扶貧重點

  精準扶貧的重點是要精準施策,一戶一策。貧困戶需求千差萬別,扶貧方式也因不同類型而有不同選擇。在與群眾座談時,我們感覺必須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既幫其需、助其急,又扶其所長,通過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四個一批”,打好幫扶組合拳,把短板補長,把劣勢轉為優勢,把勝勢變為財富。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對不同原因、不同類型的貧困,采取不同的脫貧措施,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

  對缺資金、缺技術和因學致貧的,可以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實踐證明,有組織的外出務工和發展特色產業是解決貧困問題的根本大計。以五郎溪村富裕的聶熙勇一家為例,曾經也是貧困戶,因為沒有錢供養孩子上學,大女兒初中畢業即外出打工,小兒子高中沒念完也外出打工。盡管這是聶熙勇一輩子的遺憾,但姐弟倆很努力,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從普通打工者實現了向創業者的轉變,在廣東東莞虎門興辦了布料加工和貿易公司,2007年回村投資80多萬元蓋起了全村第一幢樓房,高四層。女兒女婿熱心村內公益事業,先后借錢或者捐錢給村集體累計50余萬元,成為全村的佳話。這說明農民要脫貧、要富裕,根子上還是要教育農民、轉移農民,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對貧困家庭在校就讀學生,要通過全面落實國家政策,加大資助力度,設立助學專項補貼基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確保不因貧困而失學、輟學。對貧困家庭“兩后生”(初、高中畢業未能繼續升學的貧困家庭中的富余勞動力),要整合部門和社會資源開展助學就業,幫助他們接受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學歷教育,學到一門專業技術,實現穩定就業。對已經在家務農,但有外出打工愿望的,要組織他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并提高其組織化程度,向他們推介就業崗位實現穩定脫貧。對需要留在家中照顧“老”、“弱”、“病”、“殘”和“小”的貧困戶,或者缺乏勞動力的農戶,發展參與性強的特色產業是一條可行的路子,要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幫助他們發展生態農業、特色養殖、休閑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增強造血功能,實現穩定增收脫貧。五郎溪村現在經過工商登記注冊的農業合作社僅有1家,即五郎溪金銀花合作社,有198戶參與,其中貧困戶60戶,雖然近年來金銀花價格走低,但今年有所回升,鮮花已由低潮時的每斤1元漲至3元,干花已達到每斤30元(五斤鮮花可烘干成1斤干花),村集體投資建設的加工廠(設備由村民聶熙勇借款48萬元購進),今年通過烘干加工獲得收入3萬多元,是去年的6倍。發展特色種養方面,經省委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支兩委調研,五郎溪村群眾認為種植金銀花、生姜和黃桃、生態養豬、養雞等比較切合實際,如果縣鄉能夠予以引導,在種苗技術等方面給予補助,形成主導產業,幫助對接市場,實現脫貧大有希望。

  對交通不便的,可以通過移民搬遷安置脫貧。五郎溪村141戶貧困戶中有93戶出行不便,其中完全不通路的14戶,占9.9%,他們居住在平均海拔1000米的山腰,勞動力均外出打工,在家的多為老人。對這類貧困群體,要按照“政府引導、自覺自愿、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的原則,結合生態移民、危房改造、避險安置和扶貧易地搬遷等舉措,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把他們逐步搬出來,挪出“窮窩”。

  對因病因殘致貧的,可以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五郎溪鄉衛生院設在五郎溪村中心,但是僅5名醫護人員,不能滿足村民就醫需求,遇到較嚴重的疾病一般是到芷江縣城或者懷化市、長沙市等地就醫。據調查141戶貧困戶中欠債農戶達到60戶,占42.9%,這些欠債貧困戶全部都是因為借錢就醫,雖然貧困戶已100%參加新農合,但報銷比例并不高,農戶個人承擔的絕對額仍然較多。對此,要研究調整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增加大病報銷比例和救助力度,發揮醫療救助保障對防貧脫貧的作用。

  剩下的難啃的“硬骨頭”,可以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這也是我們的底線。目前五郎溪村有不少低保戶和貧困戶是殘疾和智障人口,總數約有161人,占全村居民總數8%,無法通過開發性扶貧政策實現脫貧。他們大多數已經被納入低保救助范圍,但現在“低保線”距“脫貧線”每個月還有100多元的差距,建議省財政對這部分人群統籌測算,按照各級財政承擔一點的辦法,實施扶貧線低保線兩線合一,對他們實行應保盡保,確保到2020年全省全部貧困人口脫貧。

  除此以外,還要注重精準扶貧與區域開發有機結合,走出雙輪驅動路子,注重夯實基礎與提升能力有機結合,根本改變貧困面貌。要繼續在路、水、電以及科技、文化、衛生等方面抓好一批項目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快向貧困村落延伸、向薄弱環節傾斜,大幅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

  匯聚工作合力

  是精準扶貧的關鍵

  扶貧攻堅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匯聚方方面面的扶貧合力。我省目前還有2個片區、48個國家和省級扶貧工作重點縣(市、區)和比照省級重點縣的2個縣(市、區)及1個管理區、8000個貧困村和596萬農村貧困人口需要幫扶,貧困基數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排全國第5位。再加上我省自然災害多,因災、因病、因學返貧現象突出。要確保我省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與全省、全國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這次調研,大家有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打好攻堅戰,一定要用最精銳的部隊,要集中優勢兵力整合各方資源,既要發揮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又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還要充分調動廣大貧困戶主觀能動性,變“扶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要落實主體責任。4月18日,省委書記徐守盛同志在五郎溪村召開精準扶貧座談會后,省直有關單位和縣、鄉、村行動非常迅速。芷江派出了95個工作隊駐到全縣每一個扶貧村,初步啟動了金融扶貧業務,縣農商行已經向扶貧對象發放產業扶貧貸款1000多萬元。同時,將全縣4000多名縣鄉干部,按照縣級干部結對幫扶7戶、科局級干部5戶、一般干部3戶的規劃,細分落實到17919戶貧困戶,并要求每一個干部都要做到對幫扶的貧困戶“五清楚、六必記、七到戶”(五清楚,即清楚精準扶貧政策情況、貧困戶所在村的基本情況、每家每戶貧困戶情況、貧困戶的需求情況、一戶一策的幫扶措施;六必記,即記錄貧困戶走訪日記、意見建議、扶貧事項、社會和政策幫扶、脫貧進程、要求辦理的事項和結果;七到戶,即扶貧任務、扶貧政策、資金項目、技術信息服務、排憂解難、安全維護、脫貧時間七項事項到戶)。

  理念有了、思路有了、措施辦法也有了,下一步要繼續堅持省負總責、部門配合、市州主導、縣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和片區為重點、規劃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進一步細化量化扶貧任務,科學制定脫貧奔小康的路線圖、任務書、責任狀和時間表,確保全省貧困人口和貧困村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特別是在目標任務上,必須注重脫貧致富與全面小康有機結合,改進和完善扶貧工作考核辦法,把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考核體系,把地方黨委政府主要精力集中到扶貧開發上來,確保同向同步達標。

  要加強駐村幫扶。今年省委、省政府明確了33名省級領導聯縣,并從省直部門和中央駐湘單位派出189支工作隊到51個貧困縣開展駐村幫扶,市縣鄉也相應加大了工作力度,實現了駐村幫扶全覆蓋。駐扎在五郎溪鄉的兩個省直工作隊,分別來自省委政研室和省發改委,均由處級干部擔任,思路清晰、精神抖擻、作風務實、充滿干勁,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進入角色快,與群眾打成一片,已經提出了具體的幫扶措施和項目計劃,并籌集到幫扶資金。群眾對他們的到來也極為歡迎,五郎溪村西晃山組58歲的婦女王玉梅說:“現在政策這么好,工作隊幫扶這么細,我們如果再發展不好,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下一步要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的作用,重點抓好“12+1”,“12”就是水、電、路、業、房、環境整治“六到農家”和就醫、就學、養老、低保、五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六個落實”,“1”就是基層組織建設。通過落實“12+1”,全面加快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

  要構建大扶貧格局。在調研中,我們也注意到目前大唐華銀芷江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正在五郎溪鄉開發風力發電項目,能不能請這些央企在開發產業時考慮增加一點基礎設施投入呢?或者請相關受益公司員工在這里結對幫扶一個貧困戶?修一公里路,幫助幾戶貧困戶,對央企來說投入并不多,但是對貧困村卻解決了大問題。在加大各級財政對扶貧開發投入的同時,要進一步落實行業部門責任,加強資源整合力度,全面做好村級道路暢通、飲水安全、農村電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產業增收、鄉村旅游扶貧、教育扶貧、衛生和計劃生育、文化建設、貧困村信息化等十項重點工作,組織引導各種資源要素向貧困地區、貧困村、貧困農戶聚集,集中解決突出問題。要進一步制定完善社會扶貧政策體系,通過政策效應,引導各種資源向貧困地區配置、各種市場主體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

  要加強扶貧隊伍建設。這次調研,五郎溪村村支兩委班子的工作狀態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村支部書記田昌英2002年上任時村里欠債近萬元,村民小組長有6年時間沒有發工資,村里缺糧缺醫缺水缺錢缺致富門路,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十分突出,基本處于艱難運轉狀態,但現在得到了根本改觀,公路基本到村,自來水基本到缸,平價電基本到戶,新農合基本到人,五保戶基本實現集中供養,這說明脫貧致富,關鍵要有一個好支部,尤其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領頭羊。要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健全黨員干部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突出抓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基層扶貧開發隊伍建設要適應精準扶貧工作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大貧困地區干部培訓力度,提高執行能力。扶貧任務重的縣、鄉(鎮),要加強扶貧開發能力建設,充實工作力量。

  要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調研中,無論是走訪座談時,還是日常接觸中,基層群眾說得最多的是“黨的政策好”、“感謝共產黨”,對省委決策部署、對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總體上是滿意的,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脫貧信心也是好的。群眾有一些意見,反映最多的是事關他們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還沒有解決好,比如看病貴、行路難等。五郎溪貧困群眾對未來的憧憬,對現實生活的堅韌和樂觀令我們欽佩,如35歲的譚曉燕,她本來已經嫁到外地,但由于父親生病癱瘓在床,弟弟智障,母親去世,她從婆家回來照顧父親和弟弟,為解決生計問題在村口開了間藥房,以一己之力支撐全家,至今已10年,在外打工的丈夫對她也十分支持,不僅沒有任何怨言,還把掙的錢寄回來幫忙。又如今年剛入黨的周家組28歲村民江東洋,從浙江打工回來在村里開了間小賣部,準備發展特色產業,他說:“我相信我們村一定會有變化,我也愿意盡一份力。”我們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把這些村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因勢利導,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引導大家不等不靠、苦干實干,依靠自身努力過上美好生活。

  ■短評

  訪實情 問真經

  實踐是最大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省委政研室專題調研組按照省委提出的精準扶貧“一進二訪”(進村入戶、訪困問需、訪貧問計)活動安排,深入芷江侗族自治縣五郎溪鄉,面對面、點對點,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商精準扶貧大計,訪出了當地實情,問出了沉甸甸的責任,求得了精準脫貧真經。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目前,我省尚有596萬農村貧困人口需要幫扶,貧困人口排全國第五位,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剛剛閉幕的省委十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要求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精準發力打贏扶貧攻堅戰。

  精準扶貧先要精準識貧。坐在辦公室聽匯報,守著電腦看報表,畢竟隔了一層,難免失真、失實;情況不明、底數不清,精準扶貧也就失去了方向。省委要求開展“一進二訪”活動,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黨員干部真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把扶貧對象摸清,把困難家底搞實,把貧困原因核準;通過體察百姓之苦,體驗百姓之艱,切實增強扶貧攻堅使命感和責任心。

  有些地方之所以年年扶貧年年貧,根本原因在于沒有走對“路子”、開準“方子”,沒有做到精準施策。有些扶貧項目看似“高大上”,實則“水土不服”;原以為可致富一方,結果卻勞民傷財。“一進二訪”活動中,我們要主動問計于民,拜民為師。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始終尊重群眾意愿,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金點子”,實現精準脫貧。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讓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都帶著真情去扶貧,帶著責任去扶貧,共同打贏扶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小康夢。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