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漢語橋:“走出去”的中國文化軟實力

2015-07-20
来源:香港商报

  

“漢語橋”選手在體驗中國文化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何雯報道:進入火熱的七月,第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如約而至。來自97個國家125個賽區的133名優秀大學生在長沙參加複賽、決賽,一展他們出色的漢語能力和青春風采。

  漢語橋是由孔子學院總部和國家漢辦主辦的大型國際比賽。從2002年至今,已舉辦了14屆,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的1300多名大學生先後應邀來華參加複賽、決賽,各國參加預賽活動的大學生近百萬人。漢語橋,已經成為各國大學生了解漢語、了解中國的重要平台,是一座文化之橋、心靈之橋、理想之橋、和諧之橋,是中國文化“走出去”最閃亮耀眼的名片。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崛起,早已經成為世界舞台上一道最亮麗的風景。世界迫切地想了解中國,中國也更需要更多的窗口展示自己。然而,誰才是中國形象的“代言人”?顯然,遍布世界的“中國制造”並不能代表中國。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綜合國力的競爭,不僅僅停留在經濟總量上,軟實力更是衡量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我們不能不正視中國軟實力是否和經濟地位相匹配的問題。中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史,是一座文化的寶庫。提高中國軟實力,從文化著手,既是路徑更是捷徑。

  漢字是記錄中華文明的符號系統,是中華文化的血脈之根,是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旗幟,記錄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漢語是世界上曆史悠久的、發展水平最高的語言之一。從聽覺上來講,它響亮悅耳,節奏分明;從表達效果上看,漢語有豐富的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可供選擇組句,任何細膩的情感、萬物微妙的變動都可以用漢語完美地表現,表達效果精妙絕倫,無與倫比。漢語無疑是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最好載體,是充當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先鋒。無數參加漢語橋比賽的外國大學生坦言,正是因為對中國文化的著迷和熱愛,才開啟了學習漢語的大門,而通過學習漢語又了解了更多的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猶如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了無數熱愛中國文化的人走進孔子學院。目前,全球已有12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了465所孔子學院和713個孔子課堂,推動了全球漢語熱現象。美國48個州已設立81所孔子學院和299個孔子課堂,是全世界設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最多的國家,漢語已成為美國第二大外語。最新數據顯示,英國有50%以上的中小學已開設中文課程。據國家漢辦統計,目前海外有1億多人在學習漢語。在國外,漢語學習熱已提升日漸成為一種時尚,不認得方塊字那就是落伍了。

  有人說,漢語橋,橋基是壯麗博大的中華文化,橋面是古老優雅的漢語,在奔向這座橋的過程中,激蕩著最美的是一曲友誼之歌。她給這一億多人熱愛漢語的人提供了競技的舞台、一個切磋漢語學習的機會、一段走進中國文化的夢幻之旅,一個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在這裏共話同一個中國夢。從北京到西安,到長沙,到泉州,到雲南,看長城看故宮,遊嶽麓書院遊橘子洲,住古城觀民居,不管比賽結果如何,中國文化已經深深印在每個選手的腦海裏眼睛裏,他們將成為推介中華優秀文化、傳播中國好聲音、展示和諧的中國軟實力最有說服力的代言人。

  漢語潮的火熱,漢語橋的精彩,在帶著漢字“走出去”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近百年來,為了擺脫積貧積弱的命運,中國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近現代化進程。在經濟發展起來的同時,中國面臨的是西方文化的強勢壓力和國人日益增長的“外國人的才是香的”的思想觀念。今天,中國漢字、中國語言、中國茶藝、中國旗袍等等中國元素在世界的火熱,也是在敦促我們要以更加理性和科學的態度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也只有對自己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才能獲得堅持堅守的從容,鼓起奮發進取的勇氣,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

  今天的中國,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舞台上。塑造怎樣的中國形象?中國形象怎樣塑造?與生硬的經濟數字相比,“潤物細無聲”的文化顯然具有更濃的親和力。我們希望以漢語橋為先鋒,會有更多的中國優秀文化“走出去”,彰顯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有的體態和自信。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