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隨著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美元確立了其在世界經濟秩序中的主導地位,並給美國帶來了諸多利益。但在75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跡象表明,美元的霸權地位正在動搖。
美元佔全球央行外儲比重續降
摩根大通近期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元都是全球金融市場主要儲備貨幣,但隨著全球經濟中心逐漸轉移,加之美元受到結構性問題以及周期性障礙,其很有可能失去領導地位。
事實上,這一觀點已不新鮮。近年來全球多家央行均開啟了「去美元化」進程,有意減少對其依賴。在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看來,該過程除了受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元信用被逐步削弱、美國財政赤字不斷擴大等美國自身因素影響之外,還源於歐元推出等一系列因素。
自歐元在1999年發行、並於2002年正式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以來,美元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資產中佔比持續下滑。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美元佔全球央行外匯儲備比重為61.82%,距巔峰時期七成以上的高點相去甚遠。同期,歐元佔全球央行外匯儲備比重為20.24%。
美元支付體系面臨挑戰
更值得一提的是,為打破過於依賴美元對自身發展的掣肘,一些經濟體正想方設法繞開美元結算體系,其中就包括美國的傳統盟友——歐盟。
對於美元特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曾大加抱怨。他稱,歐洲每年進口價值3000億歐元的能源,雖然其中只有2%來源於美國,但卻要用美元支付80%能源進口賬單,歐洲企業購買歐洲製造的飛機也須用美元結算,「這是荒唐的」。
在此背景下,歐盟已開始「自立門戶」搭建貿易結算平臺。今年初,法、英、德三國宣布與伊朗建立貿易專項機制「INSTEX」,從而使歐盟能夠繞過美國對伊單邊制裁,維持同伊朗的合法貿易。目前該機制已完成首單交易,且俄羅斯等歐盟外國家亦有意加入。
另據媒體報道,金磚國家也正在打造名為「金磚支付」的統一支付體系,今後消費者有望藉助專門手機應用在金磚國家內實現跨國跨幣種支付。這有助於簡化相關國家間跨國支付程序,減少對美元支付體系的依賴。
此間專家指出,美元遭到「叫板」,一方面源於全球經濟格局重塑期各方提出新的利益訴求,另一方面也是美國破壞現行國際秩序的必然結果。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已宣布退出多個國際機制。有分析認為,頻頻「退群」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美國自己給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拆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表示,隨著美國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推卸國際義務,其已不再是世界各國做買賣的最佳市場和平臺,美元及其支付渠道優勢變得越來越像一種「系統設置」。「既然美國不斷用這個『系統設置』制裁甚至攻擊『客戶』,那就怨不得客戶尋求新的系統了」。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儘管位置有所鬆動,但短期內美元霸權仍難以被打破。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坦言,無論從全球金融機制或貨幣體制、市場比重或交易份額、投資主導能力或投機套利規模來看,其偏重美元依然是無法回避的事實。
顯然,全球金融秩序「去美元化」是一條漫長艱辛之路,但不少拒絕為美元霸權買單者已跨出第一步。這條路將通往何方,值得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