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糾紛持續,中國從本月起向60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而特朗普政府不僅正在醞釀對另外多達3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稅,還有意將雙方的糾紛從貿易擴大到其他領域,就連被稱為「無國界」的學術界亦難以倖免。
人才流失 必自招損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在5月底突然宣布開除資深華裔學者李曉江夫婦,並關閉了他們的實驗室。由於該大學提出的解僱理由及處理手法都具有爭議性,令人懷疑事件似乎有針對性。同時,美國還收緊了對中國學者和學生的簽證限制,進一步加深外界對美國將貿易戰外溢到科技和學術界等其他領域的憂慮。
不過,美國這種倒行逆施的做法最終將會得不償失,不但會損害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本土經濟的衰退,亦可能觸發華裔學者回流潮,導致人才流失。如果是這樣,對中國來說可算是因禍得福,因從美國返回的各方面人才,不僅可增強國家的科研實力,更有利於加速推進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發展。
其實,早在李曉江夫婦被開除事件發生前,美國政府便以國家安全和情報威脅為理由,吊銷和行政覆議了30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教授、學術機構負責人及政府政策研究專家的訪美簽證。在4月,休斯頓的MD安德森癌症醫學中心因收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信函,驅逐了中心內的3名華裔科學家。中國教育部亦指出,在今年首季中國公派赴美留學的1353人中,有182人因簽證問題未能成行,拒簽率高達13.5%。
然而,此次埃默里大學不但趁李曉江不在美國時將他解僱,還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對其實驗室進行了「調查」和「封鎖」,且對實驗室內的中國僱員下達了30天內立即遣返回國的要求。該大學給出的解僱理由是「沒有披露美國以外的研究經費來源,以及跟中國高校合作研究的詳情」,這樣的舉動就不禁令外界懷疑事件是有預謀地針對華人學者。
接收人才 暨大明智
就這事件,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等7所知名學府分別發信,表達對包括華人在內的國際學生、學者的支持,並稱反對各種形式的偏見與歧視。
筆者認為,人才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和淘汰落後生產力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才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進入新經濟時代,創新科技是未來的生產力主軸,誰擁有這種創造力,誰就能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所以,在美國排斥中國學者和科研人才之時,我們應該積極爭取吸納更多的人才。
在李曉江夫婦被開除事件發生後,暨南大學馬上表示,願意全盤接收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並可以為他們提供場地、實驗室等設施,繼續之前在美國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同時暨南大學還表示,希望有更多在外國的中國學者,能回到中國從事科學研究。暨大此舉十分明智,一方面可以吸引境外的中國學者回到大灣區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減低美國打壓對中國學者的影響。要知道,大灣區注重高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甚殷,如能把在美國的華裔學者引入,對未來的發展肯定大有幫助。
香港也應積極招攬
其實,香港也可從美國的拒簽行動中獲益。須知道,美國一直都是中國很多尖子學生出國留學的首選地,但隨美國收緊對華學生的簽證政策,勢必令新一批中國學生由美國轉往其他國家和地區。中國教育部於6月3日發布「2019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學生和學者,出國留學或交流前加強風險評估,增強防範意識,做好相應準備。所以,香港應該更加積極地招攬赴美受阻或被美國排斥而回流的中國科技人才和尖子學生,尤其是要設法留住那些高科技人才,為香港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未雨綢繆。
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發布的《2018門戶開放報告》數字顯示,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每年可為美國經濟作出近140億美元的貢獻。可以想像,如能把這些人才招攬到港,對推進香港的創科發展必能事半功倍。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