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士
相比表現波瀾不驚的A股市場,內地債券市場近期卻不那麼風平浪靜,接連爆發的債券違約事件令市場人士坐立不安,如何避免踩雷成為了投行近期討論的焦點。
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扎堆「爆雷」,發生了實質性的債券違約。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5月18日,已有盾安集團、神霧環保、中安消、凱迪生態等發行的20隻債券出現實質性違約,共涉及10個違約主體,合計金額超過163億元。
縱觀這些違約主體,可發現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由於民企抗風險能力較弱,容易遭受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往往難以抵擋外部環境惡化的衝擊。在實體經濟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一些前期過度擴張的民企,在盈利不善的情況下,資金鏈容易陷入緊張。此外,去年以來的金融去槓桿和強監管高壓持續,加上貨幣緊縮和表外融資收緊,一些企業陷入再融資困難的境地,借新還舊不能持續,這是較多民企出現債券違約的主要原因。而對國有企業而言,日子則相對沒那麼難過。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處於上游產業鏈的國企,在過去1年順利扭虧為盈,並獲得了較高的利潤,槓桿率也得到了降低,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退一步來講,即使盈利不佳,國企還有銀行慷慨地為之輸血續命,這很明顯是民企所沒有的福利。
違約潮恐持續
與2016年5月金融機構主動去槓桿引發的「債災」不同,這次債券市場的雷暴發生得比較突然,使得一些諸如債券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陷入被動,也令不少投資者受到牽連。從表面上來看,企業發生實質性債券違約毫無徵兆可言,一些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及業績增長等都表現不錯,但事實上卻暗藏?債務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從目前情況來看,本輪債券違約潮的導火索是由去槓桿、強監管和打破「剛兌」引發的,並非僅僅因為嚴重虧損導致的違約。由於融資渠道收窄,資質較弱的公司難以進行到期債務的再融資,致使「黑天鵝」不斷出現。
從AAA評級的信用利差來看,近期不同行業的信用利差均有所上升,鋼鐵、化工、採掘、機械設備、地產等行業的信用風險在上升。城投債方面,由於去年年末地方政府與城投債的風險分離,信用利差從那時以來就保持在高位。
另外,根據wind的數據顯示,2018年存續信用債償還量約為4.08萬億元,考慮年內發行且到期的短融、回售可能,今年信用債償還規模約為5.26萬億元,信用債還本付息壓力不小。此外,從債券到期量來看,1年中的償債高點正在步步臨近,每年6月到9月將是債券密集到期的月份,企業的兌付能力將面臨考驗,到時不排除債券違約潮仍會持續的可能。
中國債券市場規模龐大,稍有一點風吹草動都足以引發市場的擔憂。隨?近期信用債風險的不斷上升,中國監管層對此高度重視,發出了排查風險和加強監管的聲音。如果監管層發現企業再融資困難仍將繼續,從而引發低資質企業違約,導致銀行信貸的收緊,進一步加劇的惡性循環。那麼,從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角度來看,相關政策有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