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6

iBond是市民穩健的投資產品

2015-08-25
来源:香港商報

  顏安生

  時下,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由國際油價大跌而引發的連鎖反應陸續在大宗商品、匯市、金市、股市等幾乎所有領域反映出來。香港雖然是國際金融中心,投資領域寬廣,但面對波動不止跌跌不休的投資市場,普通投資者只能望而卻步,決不敢輕易冒險。然而,在這一片慘淡的市場當中,普通的香港市民卻有一項不錯的投資選擇,那就是港府推出的iBond產品。

  慘淡市況投資好選擇

  iBond是英文inflation Bond的縮寫,中文名是通脹掛恥債券,就是派息與通脹率相掛恥的債券。其最大特點,首先是由政府發行,信譽度極高,風險極小,具有可靠的投資保障;二是債券到期后的收益率與通脹指數掛恥,是一種名符其實的抗通脹債券。

  香港特區政府是iBond的創始者,發行iBond的最早期設想始於港府第四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1年3月發布的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出了發行100億港元的iBond債券,目的為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以及為本地市民提供多一個應對通脹的投資選擇。由於香港低利率、通貨膨脹不斷加劇,港府認為這會削弱本地家庭儲蓄的購買力,故此希望通脹掛恥債券iBond能減輕通脹對市民的影響。這年的4月14日香港立法會通過財政預算案,而首批iBond債券自7月11日起接受香港市民認購,7月28日上市,上市名稱1407意指債券的贖回時間為2014年7月。

  有鑒於首批債券的市場反應甚佳,尤其是債券上市的時間正值通脹高企,投資者的回報甚高,而社會也有意見要求政府再度發行此類債券。2012年2月29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2年至2013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再次發行100億iBond港元債券,第二批iBond債券於2012年6月5日至6月13日進行認購,并在6月22日發行及於6月25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第二批iBond債券的正式上市交易名稱為政府債券一五零六,一如首批債券的命名方式,1506是指債券的贖回時間,即是2015年6月。第二批iBond債券超額認購近4倍,凡認購3手或以下的投資者均獲全數分配。

  2013年5月28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宣布,港府將發行第3批100億港元通脹掛恥債券iBond,6月4日開始認購。在第三批iBond發售當天,市民認購熱情遠超前兩次,媒體用「iBond3開售全城瘋搶」來形容其熱烈程度。2014年7月18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推出第四批通脹掛恥債券(即iBond)予香港居民認購。第四批通脹掛恥債券的最高發行額為100億港元。債券年期為三年,債券持有人將每6個月獲發一次與本地通脹掛恥的利息,但息率不會少於1厘。

  iBond最安全可靠

  2015年7月16日,港府順應民意,再次宣布推出第五批100億元iBond,8月5日,港府公布,第五批iBond一共收到近60萬份有效申請,為首批i-Bond發行以來參與申購人數最多的一次。參與申購的人數比去年增長22%,認購總金額達到357億港元,超額認購2.5倍,每人最少將可獲配一手iBond。

  iBond在香港為何會受到市民如此熱烈追捧?在低息、通脹持續及股市較為波動的環境下,普通投資者無論把錢投向何方都面臨巨大風險,投資iBond,對於大多數中小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抵抗通脹、降低風險,安全可靠的投資選擇。據港府公布,過去4批iBond平均回報率達4.39厘,回報不俗。iBond的發行,也體現了港府紓緩民困,緩解投資者面對通脹壓力的良苦用心。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